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汉语词汇教学三法
引用本文:祁保国.古汉语词汇教学三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Z1).
作者姓名:祁保国
作者单位:巴盟教育学院中文系
摘    要:王力先生曾说,掌握了古汉语词汇就等于掌握了古代汉语。事实的确如此。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汉语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词汇演变与发展不仅最快,而且也最明显。而其语法结构和语音发展变化则相对稳定,又易于理解,跟现代汉语有较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说,古代汉语词汇的掌握就显得异常重要。除了古今演变巨大外,它还有零散琐碎,不易记忆掌握等特点。例如“羹”字,在古代汉语中,它一般是释作“带汁的内”,《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有句话:“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羹”字词义就是上面的含义。对照上文还有“公赐之食。食舍肉”一句,就更能体会到它的本义。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语句,这是刘邦厚颜无耻的答语,其中“羹”字的含义仍是“带汁的肉”,并非现代汉语“羹汤”的意思。另外,“杯”也不能解释为杯子,应该释为“盘子”的意思,否则,就会显得刘邦不那样狠毒。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