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小学荣辱观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引用本文:张建新,杨登银.中小学荣辱观教育的三个着力点[J].湖南教育,2006(19).
作者姓名:张建新  杨登银
作者单位:临澧县一中
摘    要:荣辱观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道德约束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手段和标准。但人们的荣辱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逐步形成的。我们认为,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三个着力点。第一,帮助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荣辱观”。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帮助广大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这就迫切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德育为先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大力开展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朗诵、歌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青少年学生懂得“八荣八耻”不仅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还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等具体内容。我们可以将荣辱观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使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在我国,从古至今,知荣明耻的道德格言俯拾即是,比如“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这些道德格言,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