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段校《广韵》中的异部符号——兼论段玉裁上古音归部的前后变化
引用本文:任荷,李林芳.段校《广韵》中的异部符号——兼论段玉裁上古音归部的前后变化[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2):145-159.
作者姓名:任荷  李林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9M650375)。
摘    要:国家图书馆藏有黄丕烈过录的段玉裁校勘《广韵》,其中大字旁多有墨笔△等符号。这些符号尚未得到关注。通过穷尽考察,排除校勘、自注作用的符号外,我们确定其功用:说明《广韵》某韵某字的上古音归部不属于该韵所对应的上古音韵部,故因其功能称之为"异部符号"。根据这些符号可以知晓各字在段氏体系中的上古音归部情形,再将其与《六书音均表》和《说文解字注》中的归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段氏标示这些符号的时期相较于《表》《注》要更早一些,《广韵》符号、《表》《注》中的归部大致代表了段氏早、中、晚期的归部观点。若对三者异同进行分析,并归纳改易之由,可以明显看出段氏对于"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归部准则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运用:在早期时对该准则较为谨守,在中晚期时则相对不再那么严遵,而会根据反切或其他材料,或直接对原归部进行改易,或对所谐声符进行调整再改易原归部。

关 键 词:广韵  符号  段玉裁  上古音归部  同谐声者必同部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