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儒道周行
引用本文:龐樸.儒道周行[J].中国文化,1994(2).
作者姓名:龐樸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摘    要:辩证法有所谓正反合,或者叫概念的三个环节,用以描述发展的情景。古代中国的辩证思想中,也有类似说法;只以古人未曾系统表述,今人未能明白了解,加以古词奥颐,故罕为世人所知。 本文证明,“反复”范略所表示的由正而反,由反而返,复归於出发点的思想,便是常见的正反合格式;其“反”字强调了运动的动态和曲折,“复”字则强调着运动的完成与重张。道家以现实为反,故追求复、向往后,后归於朴。儒家视现实为正,故立志守正,以反为戒,以复为望。 反复使运动发展形成圆圈,时间于是并非直线前进。在圆周上,起点与终点是重合的,始即终,终即始。由始而极而终,也正是由正而反(返)而复。《易》道的“原始要终”观,历史的“五德终始”说,乃由之发生。 反复、终始观念指引着行为方式的屈曲迂廻,不去径情直遂,反而捷足先登。道家的尚柔,儒者之崇礼,皆系于此。 屈曲当然只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在使大道周行。周行之周,既是圆周,也是圆面即周遍。面封周行的宇宙,道家企图“得其环中”,儒家鼓吹“保合太和”;就是说,他们自己要跳出三界外,不落周行中!既已证明无物不在周行,证明者自己却追求超越这个周行;这便是一切思想泰斗宗教教主常演的大悲剧。 本文封中国古代思想中三个环节之辩证学说的论述,无疑会引起读者对中华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