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引用本文:朱惠萍.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中学生物教学,2003(11):13-14.
作者姓名:朱惠萍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一中 523120
摘    要:发散性思维 ,是指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 ,以寻求多种解决方法的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具有 3个特性 :流畅性、变通性、精致性。流畅性是指思维灵敏、迅速、畅通无阻。变通性是指思维能随机应变 ,触类旁通。精致性是指思维能突破常规 ,别出心裁 ,表现为对复杂的发明创造提供多方面的细节补充和进行润色。发散性思维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 ,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 ,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显得尤其重要。1 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

关 键 词:探究活动  学生培养  发散性思维  自主探究  初中教育  生物教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