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初会稽六陵被盗,当时有南宋遗民不忍诸帝遗骨被抛弃荒野,暗为收埋,葬于会稽兰亭山后,并植冬青树为标记,后世称这些人为冬青义士。然而正史不载其事,野史记载又存在巨大出入,元明以来冬青义士一直为学者关注和讨论。明清易代,新王朝国家秩序的建立和地方知识阶层的适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冬青义士在清初百年间被知识阶层赋予丰富的内涵。清初浙东学派代表学者黄宗羲黄百家父子、万斯同、全祖望所等致力于文献考索,重建这一事件历史史实,令冬青义士史事首具本末。这一考索过程本身兼具义理与考据,使历史考据与现实教化有机结合,体现了清代浙东学派的治学风气和学术精神,相关讨论直接影响清初国家地方祠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