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引用本文:毛放,张锦堂,金礼福,马丽敏,赵钜俊,张军,俞吉祥.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8(6).
作者姓名:毛放  张锦堂  金礼福  马丽敏  赵钜俊  张军  俞吉祥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委基教办 200041 (毛放),上海黄浦区北京东路小学 200002 (张锦堂),上海闸北区和田路小学 200070 (金礼福),上海南市区万裕街小学 200011 (马丽敏),上海金山区梅州小学 200540 (赵钜俊),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第一小学 200041 (张军),上海虹口区四平路第一小学 200092(俞吉祥)
摘    要:1996年秋以来,上海市在部分小学中试行小班化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效果,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两年多的实践探索表明,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小班化教育不仅是教学班学额数的减少或教学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深刻而有效地影响着广大教师和干部的思想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教材以及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改革。上海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人数正在逐年下降,上海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正在迅速发展,这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今年秋季起,本市黄浦、静安、虹口等区将大面积试行小学小班化教育。本期“专题研讨”栏目特发表一组有关文章,以供参考。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