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少数民族旅游中的符号与结构——一个人类学视角的阐释
引用本文:张瑛,李建明.少数民族旅游中的符号与结构——一个人类学视角的阐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1-147.
作者姓名:张瑛  李建明
作者单位:1.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结构体系,象征和结构是表达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在旅游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因素。旅游促使旅游者处于某种"阈限"期,从而使游客归于其"生命维持体系"的"朝圣"结构当中。旅游过程中游客会尽力体验"非我文化"并通过特殊的符号与结构体系来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符号及其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并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延续。然而,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化中符号与结构的"神圣性"。我们只有从"非我文化"或者是"文化异体"的角度,从全面的人文的、综合的角度考虑民族旅游的价值,才能做到民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与和谐。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符号与结构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通过符号与结构体系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安排来实现旅游开发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关 键 词:旅游人类学  符号  象征体系  阈限
文章编号:1000-5285(2007)05-0141-07
修稿时间:2006-09-14

On the Symbol & Structure in Ethnics Tourism——An Interpretation in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ZHANG Ying,LI Jian-ming.On the Symbol & Structure in Ethnics Tourism——An Interpretation in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J].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tion),2007(5):141-147.
Authors:ZHANG Ying  LI Jian-ming
Institution:1. School of Management,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ing 100871, China ; 2.School of Ethnologyand Sociology ,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eij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anthropology of tourism  symbol  structure  system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