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景区带村扶贫模式下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以秦巴山区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例
引用本文:李瑛,黄丹,朱莹,贺文华,黎洁.景区带村扶贫模式下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以秦巴山区旅游扶贫重点村为例[J].资源科学,2020,42(9):1827-1836.
作者姓名:李瑛  黄丹  朱莹  贺文华  黎洁
作者单位:1.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
2.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5
3.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3205)
摘    要:旅游扶贫是带动中国贫困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景区带村是一种重要的扶贫模式,景区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脱贫的效果。本文以秦巴山区3A及以上景区周边的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景区带村扶贫模式下农户参与旅游的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秦巴山区景区周边农户参与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率偏低,但高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且98.3%的农户主要是受规模效率的制约;②农户旅游经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旅游经营的要素投入是提高规模效率的主要途径;③农户家庭特征变量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个人特征变量,社区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针对提高农户旅游经济效率给出具体建议:延伸“景区带村”的旅游产业链条,扩大投入规模达到最优要素组合;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坚持农户分化为导向,推动专业化社区参与。

关 键 词:景区带村  旅游扶贫  农户参与  DEA-Tobit模型  经济效率  秦巴山区  
收稿时间:2019-12-02
修稿时间:2020-08-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