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历史视阈中的先秦"德刑之辩"及其现代观照
引用本文:范松仁. 历史视阈中的先秦"德刑之辩"及其现代观照[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3(2): 52-56
作者姓名:范松仁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摘    要:在我国先秦时期,以周公“敬德保民”、孔子“德政”、孟子“民本”、荀子“隆礼重法”为代表的儒家德治理论和以管仲“法制”、子产“铸刑书”、商鞅“严刑峻法”、韩非子“重法轻德”为代表的法家法治理论相互辩诘。两学派在治国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上存在根本分歧,但在其“人治”本质上又是一致的。借鉴先秦“德刑之辩”的历史经验,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与西方法治的差距,我国推行法治任重道远,另一方面要坚持德法并举,相得益彰。

关 键 词:观照 现代 视阈 先秦时期 “民本” “法制” 隆礼重法 法治理论 哲学基础 “人治” 历史经验 任重道远 德法并举 相得益彰 韩非子 方法论 德政 孔子 孟子 管仲 儒家 荀子 子产 法家 治国 学派 认识 质
文章编号:1007-0842(2005)02-0052-05
修稿时间:2004-12-13

The "Morality vs Penalty" Debate in Pre-Qin Period as Viewed in History and at Present
FAN Song-ren. The "Morality vs Penalty" Debate in Pre-Qin Period as Viewed in History and at Present[J].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2005, 23(2): 52-56
Authors:FAN Song-re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