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知音”折射出的醉心力量——武凤霞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课评
引用本文:张淑英.“知音”折射出的醉心力量——武凤霞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课评[J].基础教育论坛,2014(12):47-50.
作者姓名:张淑英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    要:正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选自《列子·汤问》,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寓言小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中蕴含的"知音"文化为故事本身平添了一些传奇的色彩,也使得不少老师愿意并深入探究将其转换成课堂的教学价值。翻阅《辞海》,对"知音"一词的解释为:相传春秋时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

关 键 词:伯牙  钟子期  流传千古  教学价值  文章主旨  小学语文教师  朗读水平  拓展阅读  钱梦龙  引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