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后缀的发展
引用本文:孟令妹.“儿”后缀的发展[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8):85-87.
作者姓名:孟令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37
摘    要:“儿”缀的形成与发展,历经唐朝、两宋,到元明清时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独立成音节的后缀演变为不能独立成音节的几化。本文根据刘坚编著的《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及各时期代表作进行封闭性研究,把“儿”缀在近代各时期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总结“儿”缀在发展中的语法功能及语用特点。本文根据实例分析验证了王力的说法,即“儿”作为后缀出现于唐朝,各时期发展又各具特点:要注意先秦典籍中“儿”字不被认为是词尾,两汉时期“儿”开始用于人名,一直传到后代;隋唐时期“儿”字已完全虚化;两宋时期“儿”缓广泛用于各类名词性成分后,有多种新用法;明清时期“儿”缀在形容词重叠的形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关 键 词:“儿”后缀  近代  “儿”缀的语法功能  语用特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