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培养什么样的乡村儿童?——中国乡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在地化实践
引用本文:谭天美,陆俊良,罗远玲,白林千.培养什么样的乡村儿童?——中国乡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在地化实践[J].民族教育研究,2023(4):72-80.
作者姓名:谭天美  陆俊良  罗远玲  白林千
作者单位:1.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 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情感人类学视域下岭南乡村活力塑造研究”(项目编号:2019GZYB7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乡村人才振兴需直面乡村学生发展问题。从乡村教育学视角看,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乡村儿童”这个关键问题。这就需要重新思考乡村学生究竟需要发展哪些契合实际的核心素养,让乡村学生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实践领域。乡村学生所处文化场域不同,其发展核心素养的话语表达和实践路径也应不同。在乡村学生特有的生存境遇中,“去主体化”和“学科本位”的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未必适宜乡村学生,寻找“在地化”核心素养表达,实践为了“乡村人”和“乡村振兴”双重价值的乡村学生素养发展导向很有必要。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探索发展核心素养的在地化表达与实践优化,更利于乡村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依据场域理论,对乡村学生成长的族群文化场、自然与人文共生场和农耕文化场加以分析认为,乡村学生核心素养应转化表达为勤于劳作、淳朴善良、真诚待人、热爱自然四大素养,并通过在地化课程实施与整合式教学,以培养勤劳、善良、真诚和热爱自然的乡村儿童。

关 键 词:乡村学生  核心素养  乡村文化  场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