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过度理由效应”对教育的启示
引用本文:伍志鹏,龚新云.“过度理由效应”对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9):67-68.
作者姓名:伍志鹏  龚新云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摘    要:一、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条“依从”策略,它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1957)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的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服感、不愉快的情绪”。“由于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努力减少不协调”。“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关 键 词:过度理由效应  教育心理学  协调理论  认知规律  认知失调  外部控制  内部控制  教育方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