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
引用本文:师庆东,潘晓玲,陈利军,吕光辉,陈利军,吕光辉.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J].资源科学,2003,25(5):84-88.
作者姓名:师庆东  潘晓玲  陈利军  吕光辉  陈利军  吕光辉
作者单位:1.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44;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6
2.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100044
3.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编号 :G19990 43 5 0 3 )。
摘    要:该文利用1992年1km×1km的FVC指数结合数字地面高程DEM得出比较符合该地区的分类方案,将该分类方案统一地应用于1982年--2000年连续19a的8km×8km分辨率的FVC影像中,得到该地区每年植被分布图。在GIS支持下,计算了1982年--1988年、1989年--1994年、1995年--2000年间的众值图像,利用众值图像之间递减或递增或震荡的数值关系得出近20年植被变化的图像及数据。主要结论:(1)西部干旱区植被总体成增长趋势,不同的垂直地带的增长幅度不同;(2)平原区以植被的增长斑块为主,主要为以绿洲为核心的绿洲增长斑块,植被主要由荒漠植被、荒漠草地转移为绿洲、草甸;(3)平原区退化斑块主要在塔里木河下游和车尔臣河流域以及内蒙古境内的季节性河流东河、西河,在准噶尔盆地周边也有斑块分布,另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部与甘肃张掖、山丹交界处也有较大的退化斑块;(4)高山带植被演变有区域分异特征,改善单元多零星分布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而退化单元则呈带状或斑块状较集中的分布在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坡,退化类型多位荒漠草原向荒漠植被变化,荒漠植被向稀疏荒漠植被变化。由于高山带地区人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它的演变的存在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应给与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关 键 词:植被覆盖率  植被演变  植被分类  遥感应用  新疆南部
文章编号:1007-7588(2003)05-0084-05
修稿时间:2003年1月28日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EVOLUTION IN ARID LAND OF WESTER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1982 TO 1990
SHI Qing-dong ,CHEN Li-jun,PAN Xiao-ling ,LV Guang-hui.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EVOLUTION IN ARID LAND OF WESTER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1982 TO 1990[J].Resources Science,2003,25(5):84-88.
Authors:SHI Qing-dong    CHEN Li-jun  PAN Xiao-ling  LV Guang-hui
Institution:SHI Qing-dong 1,2,CHEN Li-jun3,PAN Xiao-ling 2,LV Guang-hui3
Abstract:
Keywords:FVC  Vegetation evolution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Remote sensing  Arid Land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