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知识产权治理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
引用本文:谷丽,杨馨慈,贺敬辉.知识产权治理行为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J].科研管理,2024(3):143-150.
作者姓名:谷丽  杨馨慈  贺敬辉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利代理服务对专利质量的作用机理研究”(71603038,2016.08—2019.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知识产权治理结构-行为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机理及政策研究”(DUT22RW206,2022.01—2023.12);
摘    要: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步入新阶段,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成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治理行为的形成和持续是关键所在。因此,本研究在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构建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形成机理模型,量化各因素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影响强度及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信念、结果期望、规范信念、自我效能和能控性变量对治理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控性对治理行为具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2)治理意愿在认知行为控制与治理行为的形成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自我效能→治理意愿→治理行为”和“能控性→治理意愿→治理行为”的理论路径均被验证。研究结论对知识产权治理行为的形成机理做出了更加准确、深入的解释,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 键 词:知识产权治理  治理行为  形成机理  计划行为理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