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梵道之间:从印度吠檀多思想到全真道的心性学
引用本文:吴学国,徐长波.梵道之间:从印度吠檀多思想到全真道的心性学[J].高校理论战线,2015(3):67-78,157,158.
作者姓名:吴学国  徐长波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
摘    要:道教心性学本身是一个思想整体,其基本特征是心性一如的道体论、心性本觉的道性论和反思型的修道论。它与早期道教传统存在巨大差异,却与印度教的吠檀多学表现出本质的亲缘性。通过将道教心性学的上述方面同吠檀多学进行比照分析,可以在事实层面证明这种亲缘性。道教心性学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吠檀多思想通过如来藏佛教中介曲折地渗透到中国道学传统中导致的。

关 键 词:吠檀多  重玄学  全真道  心性一如  心性本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