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言触点”何处寻?——比较“教例一”“教例二”,重新解读“教学语言”
引用本文:薛品燕.“语言触点”何处寻?——比较“教例一”“教例二”,重新解读“教学语言”[J].现代语文,2007(5):37-40.
作者姓名:薛品燕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虹桥中学
摘    要: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中,患“失语症”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冲动,引导学生能自觉地去寻找并保持这种冲动,是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勇于探索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引起写作动机的因素很复杂,有内部的驱动也有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一个好的作文教师,善于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一个好的作者,能善于积极主动地捕捉写的冲动与灵感。

关 键 词:教学语言  中学作文教学  教例  引导学生  解读  写作欲望  心理学角度  写作动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