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五四”前后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引用本文:唐任伍.“五四”前后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作者姓名:唐任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具有浓重的“中国性”与“封建性”,它内容单调,范畴狭隘,方法凝固,附属于政治,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五四”前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新经济学的建立。传统的中国型经济思想体系逐步瓦解,中国主流经济思想的发展脱离传统路线,进入与世界经济科学相融合的轨道,传统的伦理约束被替代,一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得以建立,经济学第一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为一门科学。服务于革命和建设,中国人开始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从此,一种符合世界潮流、具有现代气息和科学成分的经济学体系逐渐在中国建立,“五四”成为中国经济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由伦理说教变成科学研究的分水岭和转折点。

关 键 词:西方经济学  伦理化  新经济学  规范分析  政治经济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