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让"思维原则"永驻课堂
引用本文:徐雅萍,黄彩祥.让"思维原则"永驻课堂[J].中学数学研究(江西师大),2005(3):24-27.
作者姓名:徐雅萍  黄彩祥
作者单位:徐雅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312365)       黄彩祥(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312365)
摘    要:数学解题是数学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解题的过程就是消除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各种差异,直至将条件转化为结论的过程,即矛盾转化的过程.而数学矛盾的转换离不开人的干预,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要使学生的数学转换有效,必须符合转换规律,此时教师对学生思维指向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思维原则是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明确思索方向,用尽量少的思维活动换取尽量大的思维效果.而我们的学生碰到一些综合程度比较高的数学问题时,由于认知结构有限,思维层次不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很难马上找准问题的突破口,更无法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而苦恼.所以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已是迫在眉睫.基于现状,教师如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怎样自觉遵循思维原则,以提高思维的水平和效率.本文就以下几个思维原则结合教学实例来谈些体会.

关 键 词:数学课堂  学生  结论  课堂  呈现形式  教师  过程  数学解题  转换规律  条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