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课堂边缘空间研究
引用本文:赵丽娟,王飞.空间社会学视角下课堂边缘空间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3(36):7-11.
作者姓名:赵丽娟  王飞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教师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CJYJ12)的研究成果;
摘    要: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秧田型”的座位编排方式一直是我国课堂空间布局的主流形式。该座位管理方式在有效满足大班教学、系统授课等要求的同时,对课堂空间造成了分割,产生了中心空间与边缘空间的类别区域。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探究课堂边缘空间的生产逻辑和生产结果。借助齐美尔提出的空间自身具有的排他性、分割性、区域空间内容固定性等社会特点分析课堂边缘空间形成的客观必然性。根据福柯“全景敞视主义”中有关权力与规训方面的描述阐释影响课堂边缘空间生产的另一因素,即教师在成绩导向驱使下运用权力于座位排列规则的制定。在对边缘空间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四个维度对边缘空间的生产结果进行论述,并提出立足空间特性、树立空间意识、重视心理归属的解决策略。

关 键 词:空间社会学  课堂空间  课堂边缘空间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