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制度安排与地方应对:民国时期公有款产清理研究——以南康戴善堂案为例
作者姓名:林显材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民国政府为兴办教育成立了公产会这一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清理公有款产。清理对象中固然有原属于国家的公产,但更多的则是民间基层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族产、仓储、桥会等等,只因其用于公共用途而被提拨充公。这一制度安排在地方社会引发了连锁反应,使早已存在但又掩盖于宗族等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的诸多矛盾趋于表面化、尖锐化。戴善堂案例真实地反映出,民国时期国家权力在基层乡村中的延伸和扩张,直至于以看似无可辨驳的理由剥夺民间私产。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地方社会应对乏力,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在与国家的利益角力中日益处于不利和无奈的境地。

关 键 词:公学款产清理委员会  制度  应对  戴善堂案
文章编号:1000-579(2007)04-0088-06
修稿时间:2007-05-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