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缘与地缘:孔、墨伦理思维之别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刘刚.血缘与地缘:孔、墨伦理思维之别及其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8,1(1):109-112.
作者姓名:刘刚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上海,200234
摘    要:孔子将原初囿于家庭伦理的“亲亲”扩展为人我关系“亲人”的社会伦理,以家庭伦理类比社会伦理,但孝、悌为本的仁爱原则,由于家庭关系与非血缘的人我关系有异质差异,因此并不能对等和普遍化为社会伦理,这使得孔子还需从其它来源为仁爱原则寻找依据;墨子以地缘为基本社会关系,不再以特定伦理为社会伦理提供依据,试图从人自身追寻社会伦理确立的道德根源。孔子与墨子伦理思维变化的意义是:一、人性问题逐渐凸显。二、血缘宗亲伦理对日趋地缘制的社会如何可能。

关 键 词:孔子  墨子  伦理思维  人性论  地缘  伦理思维  血缘宗亲  人性问题  意义  变化  道德根源  社会关系  墨子  来源  普遍化  差异  非血缘  家庭关系  仁爱原则  类比  人我关系  扩展  家庭伦理  孔子
文章编号:1008-0139(2008)01-0109-04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