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文化变迁中的功能与意义阐释——以哈尼、傈僳和纳西族为例 |
| |
作者姓名: | 马效义 |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
| |
基金项目: | 本文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05JJD850139). |
| |
摘 要: | 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制定并实施的,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和作用,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扫盲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新创文字的社会功能面临着来自外部社会和少数民族内部环境的巨大影响,有些功能受到了削弱。不能否定新创文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其某些功能仍在积极发挥着其他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关 键 词: | 新创文字 文化变迁 结构-功能理论 哈尼族 傈僳族 纳西族 |
文章编号: | 1001-7178(2007)05-0005-07 |
修稿时间: | 2007-05-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