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积极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引用本文:尹红.积极暗示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J].辅导员,2012(Z2):122+108.
作者姓名:尹红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实验小学
摘    要:所谓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接受暗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人群中,妇女与儿童的接受暗示性比男性更高。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孩子在玩具柜前赖着,非要买小汽车不可,躺在地上打滚、撒野。一位妈妈心一软,答应了,这就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下次还可以用这个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同样的事情,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耍赖毫不理会,妈妈的行为暗

关 键 词:积极暗示  暗示性  心理暗示  罗森塔尔  家长  学生  运用  家庭教育  教师  接受暗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