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例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两面性”
引用本文:许慧昭.例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两面性”[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4(10):58-59.
作者姓名:许慧昭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212000
摘    要:思维定势,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当习惯思路和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酝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之中,久久不能解脱.由此可见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

关 键 词:高中数学教学  思维  两面性  例析  心理活动  准备状态  趋向性  正迁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