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渔歌子》在唐宋文人接受中桃花意象的退出
引用本文:白璐.《渔歌子》在唐宋文人接受中桃花意象的退出[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3(4):86-89.
作者姓名:白璐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    要:“桃花”意象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鲜明突出,与害溪、松江等构成了渔隐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作者追求的理想栖息地。但在唐宋文人改编的《渔歌子》中,“桃花”意象逐渐淡出,或被其他花种取代,或直接退出。同时,其诗词中的渔夫形象也随之改变,诗词的整体意境也由单纯的欣赏型变为凝结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复合型作品。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桃花”意象的复杂内涵,创作主体的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关 键 词:《渔歌子》  桃花  演变  原因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