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方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学史意义
引用本文:王爱松.“东方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与文学史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4-90.
作者姓名:王爱松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文革"结束后,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期盼和呼唤,一方面促成了中国文学力图迅速回到真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轨道,一方面也促成了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抗。意识流小说创作提供了迥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虽然总体上,"文革"后中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只是昙花一现,但对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潜意识描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仍给同时期及其后的中国文学提供了相当重要的积极影响。

关 键 词:意识流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潜意识

Techniques of Representation in "Oriental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and Their Literary Significance
Wang Aisong.Techniques of Representation in "Oriental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Novels and Their Literary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1):84-90.
Authors:Wang Ais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