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重九登高悲九重——杜甫《登高》赏析
引用本文:吴振华.重九登高悲九重——杜甫《登高》赏析[J].学语文,2006(1):34-34.
作者姓名:吴振华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摘    要: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深秋。已进入垂暮晚年的杜甫寄寅在四川夔州。夔府孤城位于大江之滨。两岸连峰高耸。峭壁峥嵘。古木苍翠。蓊然森茂。巍峨峭拔、青黑斩削的山体.形如一道坚固的铁门。紧锁大江。江水奔腾撞击,浑灏流转,气象森严。浩荡壮观。重九这天,杜甫带着老病孤愁登上最高峰,面对这雄浑壮阔的秋江景象,他再也没有四年前安史之乱刚刚平息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那样的回乡热情,因为日思夜想的故乡依然沉陷在兵戈动荡之中;

关 键 词:《登高》  杜甫  高中  语文  诗歌欣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