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  相似文献   

2.
屈光耀  王琴 《中国教师》2011,(20):74-75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智慧的工作。如果能妙用下列六大"效应",班主任工作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罗森塔尔效应——让学生信心百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所学校,他从6个班随机抽出3名学生,共18  相似文献   

3.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教师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实验。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番"煞有介事"的发展预测,然后将所谓的"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并叮咛不要把名单外传。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对这18个班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钱芳 《教育现代化》2005,(10):120-120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从一个班上随便抄了10名学生的名字.告诉校长说,这10名学生天资聪颖,将来必成大器,并要校长保密。罗森塔尔走后,校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把秘密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又告诉了有关任课老师。于是,这10名同学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及“关照”。受到老师的信任,这10名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5.
若干年前,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学校,从1年级~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保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心理学家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7.
若干年前,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学校,从1年级~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保密。  相似文献   

8.
于欣 《中国培训》2004,(4):36-37
196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带领他的实验小组到一所小学对学生做“发展预测”。实验小组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考查后留下一张名单,他们告诉老师,名单上的学生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半年后实验小组再次回到这所学校,老师们纷纷赞扬预测准确,说名单上的学生确实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得多。这时罗森塔尔却一语惊人,说名单上的学生当时是随意圈定的,根本不存在什么“预测”。原来罗森塔尔靠这种“权威性的谎言”,引起老师们对这些孩子的期望、关注及倍加关爱,老师平时的关爱才是这些学生进步快的真正原因。罗森塔尔实验是“关爱能促进学生发…  相似文献   

9.
196 8年的一天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 ,说是要进行 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 3个班 ,对这 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 ,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慌言” ,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 ,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 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 :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一所学校进行“发展预测”的心理实验中,在一个班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对其教师说,这几位学生智力超群,今后将大有作为。一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原来,这是由于教师崇拜罗森塔尔的声望和地位,对经过他鉴定的学生发展前途笃信不疑,于是,就对这些学生倾注了无私的、真诚的爱,因而使他们健康地向前发展。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心理学家的“权威性谎言”唤起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而使学生取得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与学生是…  相似文献   

11.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罗森塔尔和雷诺尔·贾可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1~6年级各选了3个年级共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任课教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  相似文献   

12.
“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像模像样”地作发展预测后,将最优秀的学生名单通知任课老师,并再三交代不要把名单外传。名单中的学生在老师看来,有优秀的,也有学习不尽如人意的。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过:“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将来,而不是现在!”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中的  相似文献   

13.
杨震 《现代家教》2002,(5):12-12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  相似文献   

14.
罗森塔尔效应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教师期待作用的一项经典实验研究结果。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美国一所小学1至6年级各选三个班级共18个班进行实验,对这18个班"煞有介事"地进行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教育》2011,(1):125-125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一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中,从新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中随意抽取30名学生,并告诉任课教师,他们是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将来可能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智力水平.另外抽取30名学生,告诉他们的教师,这些学生智力水平一般,学前教育平平.八个月后,罗森塔尔进行了智力测验,那些随机抽取的所谓有发展前途的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意料的进步,而那些所谓智力一般的学生表现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尽管罗森塔尔的研究受到了很多批评,但实验的结果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的期望值,是否欣赏孩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运用“期望心理学”成功地调动了数十名儿童及他们的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这些儿童学业超群,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穿了是种“期望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产生这种“期望效应”,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进行作文分层教学,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操作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随机抽取20%的学生,悄悄地对有关老师“撒谎”说:“这是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旺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情感教育越来越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罗森塔尔效应”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文章将“罗森塔尔效应”的由来、认识、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结合起来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