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维情境式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教育游戏"娱教分离"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文章结合情境认知理论,提出情境式教育游戏的理念,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适合学习者探究的游戏化学习情境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和探究兴趣。文章对情境式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概要介绍了该研究设计的游戏案例,试用效果表明学习者对情境式教育游戏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将结构化的知识融入到情境式教育游戏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学习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针对游戏化学习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有效、有趣的教育游戏,以学习科学的跨学科为视角设计了数学游戏《分数跑跑跑》.在认知内容设计方面,依据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展开设计,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认知支持;同时以实践需求作为设计导向,确保游戏使用的有效性.在保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借助游戏元素充分调动学习者情绪动机状态.经检验,《分数跑跑跑》能够显著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分数概念性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将人本主义理论融入到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中,探讨学习者、教育和游戏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EGL)。该框架认为,人是教育游戏设计的核心,人的个性特征、心理需求等是游戏设计与开发的前提。教育游戏以满足玩家的心理需求为目的,同时将玩家预想要达到的满足感的那种欲望转化为对教育内容学习的动机,将学习效果作为实现心理需求满足感的通道,是一种心理需求与学习动机转换的过程。基于EGL框架并凭借Unity3D引擎技术开发的3D版的"护林小熊"英语单词学习游戏,其实验效果较好,说明EGL框架对教育游戏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指导作用,但仍然需要对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实现"游戏性"与"教育性"的有效融合是学龄前儿童教育游戏设计开发的难点。学习品质作为学龄前儿童发展的重要领域,将儿童发展的关注点从"学什么"转变为"如何学",强调要从"完整学习者"和"主动学习者"的角度看待儿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为教育游戏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学习品质的相关成果,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儿童学习品质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从情感/动机和行动/行为两个维度呈现了学习品质各个要素在儿童游戏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根据该框架设计了针对3-6岁儿童的"唐诗咏流传"教育游戏并进行了实践。初步应用表明,该游戏对儿童的兴趣、快乐、动机等要素有明显影响,对坚持性、灵活性和自我调节的促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远程学习者情况的分析日益重要。学习者的认知风格本质地反映了学习者应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影响着远程教学活动和材料的设计,因此对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研究相当重要。本研究通过开发认知风格的测试工具,对远程学习者进行整群抽样测试,得出测试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确认远程学习者认知风格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教育游戏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丰富的视听多媒体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学习者同为游戏者。他们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游戏情节本身就是学习目标。数字化教育游戏还能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策略,教师或高水平的学习者还可以提供支架来帮助其他学习者。数字化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习过程,需要适当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尤其是将教育游戏应用于具体领域时,需要对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必要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如何构建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种适合数字化教育游戏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7.
游戏化学习在激发学习者动机、改善学业情绪等方面存在独特优势,将游戏化学习与在线课程资源的“学”“测”两环节有机整合,有望提升在线课程资源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鉴于此,研究构建了“学测一体”游戏化设计促进在线学习的理论模型,并借助眼动仪、脑波仪、问卷采集了120名被试的认知行为、学习体验与态度以及学习效果数据,深入分析无游戏化设计、“学”“测”“学测一体”的游戏化设计对在线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的游戏化设计使学习者大脑更专注、更放松,消极情绪降低;“测”的游戏化设计促进学习者投入更多视觉认知资源,降低内部认知负荷,增加学习数量;“学测一体”的游戏化设计效果最佳,表现为学习者的视觉认知加工资源投入更多、外部认知负荷降低、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质量提高。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发现了“学测一体”游戏化设计促进在线学习的作用路径。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三条建议,旨在从游戏化学习视角为在线课程资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能教学系统中动态学生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个性化心理过程。本文以有关教学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从学习者个体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在研究分析影响学习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心理因素的基础上,经过必要的概括和简化,设计了一个智能教学系统的学生模型,并给出了学生模型的动态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一些相关游戏化学习的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分析学习效果方面,而由于学习者个别化差异所引起的学习效果差异的研究则较少.一些先行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超认知水准、冲动性水准等个别化特性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会造成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在游戏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冲动性水准与超认知水准时游戏Flow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所造成的差异.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第一,基于游戏的学习中,学习者冲动性水准和游戏Flow水准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第二,基于游戏的学习中,学习者超认知水准和游戏Flow水准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第三,基于游戏的学习中,学习者冲动性水准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第四,基于游戏的学习中,学习者超认知水准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存在有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游戏的叙事性交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人与情境、人与社会交互的产物,学习者学习的意义建构是通过与"认知情境"的交互实现的,而基于情境认知理论设计的数字化游戏采用了叙事性交互来实现学习者与游戏故事的互动,叙事性交互是一种新的游戏元素。文章探讨了叙事性要素的概念和设计策略,以及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教育游戏的学习交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互是学习和游戏共有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快乐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游戏,好的学习交互设计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探究式教育游戏中学习者与游戏界面的操作交互设计,以及与探究式游戏活动、指导者和同伴的信息交互设计的一些探讨,以期提高探究式教育游戏设计时对显性学习交互的支持,进而促进学习者隐性的概念交互,形成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魏颖 《考试周刊》2012,(29):158-159
教育游戏展示是一项传播活动,它是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要将教育游戏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致,以及把教育与娱乐更好地结合,就有必要解读影响教育游戏展示的要素。在研究教育游戏运用的时候不能陷入教育游戏的形式主义的误区,而要真正地揭示教育游戏在展示的本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更加重视学习者对游戏中教育内容的需求、注意、认知等心理因素的研究,避免因当前许多眼花缭乱的游戏而沉醉于形式的组合。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习者对编程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传统课程实践环节中的编程练习较为单调乏味,很难激发学习者学习编程的兴趣,学习者甚至会对编程学习产生负面的情绪.本研究面向培养计算机编程能力提出一个基于计算机游戏的学习模型,该游戏模型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面向在...  相似文献   

14.
激励机制是保证教育游戏用户短时间内反复操作,在愉悦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键。但如何设计充满激励机制的互动情境,巧妙地融合教育性和游戏性,是当前许多教育游戏产品在设计时所面临的问题。在分析教育游戏激励需求和激励机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航海学中“时间换算”知识点为例,设计开发一款小型游戏《太空大战》。游戏涵盖了知识点的相关要素,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激励练习的效果,整个设计过程也加深了对激励机制的理解、研究与运用,对后续开发、扩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网络课程因资源粒度过大、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资源特点及其认知特性,从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技术开发及实现方式三个维度,提出了网络课程的碎片化学习资源的"拆解"与"重构"设计开发模式。利用虚拟切片技术拆解并重构了从知识碎片化到知识单元与知识主题的结构化研究。以"C程序设计"网络课程为例,开展了碎片化学习资源设计的案例研究,对其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碎片化学习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微型化、碎片化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完善知识结构与夯实知识水平,及时弥补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不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6.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 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心理过程包括学习者的态度、需求、兴趣、爱好以及认知主体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过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身认知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具身认知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将身体经验和认知形成融合在一起,帮助学习者感知环境知识。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应当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学习需求,引入实践教学活动,促使社区教育课堂更具吸引力。基于此,从具身认知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具身认知知识层级结构理论以及影响要素,阐述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的“离身”形态,并对具身认知理念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了几点建议,旨在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牟琴 《远程教育杂志》2011,29(6):94-101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当前国际计算机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当前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对我国转型期的科学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轻游戏(Light Game)"是具有主流游戏内在动机并同时辅助教学开发学习者思维能力的教育软件,用"轻游戏"的方式可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综合二者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轻游戏"和"计算思维"的基础之上,探索并构建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轻游戏"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型和学习模型,通过实例论证,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学习者的计算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广大教学者从思维层面上培养学习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打地鼠"教育游戏是以初中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为内容进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习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以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内容为背景,阐述"打地鼠"教学游戏设计与开发的总体流程,并对各阶段的具体任务要求做出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游戏成为技术促进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然而,关于教育游戏的教育性和游戏性之间的融合设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教育游戏研发者往往将两者孤立看待,这反映出当前教育游戏设计开发在指导方法、模型设计上仍存在弊端。通过梳理教育游戏设计开发模型的研究现状,指出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教育游戏模型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