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老年人运动投入、运动效益与幸福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群体,以分层、随机、立意取样方式进行抽样,共取得168个有效样本。主要目的:了解目前老年人的运动投入、运动效益与幸福感的状况,探讨老年人的运动投入、运动效益对幸福感的预测力。研究结果:老年人在运动投入特征方面吸引力为最高层面、其次是生活中心性层面、最后是自我表现层面;老年人在运动效益特征方面,以心理效益层面为最高,其次是社交效益层面;老年人在幸福感的特征方面以良性人际关系层面为最高,其次是自我满意层面;运动效益、自我表现、生活中心性三个变项可解释31.8%的幸福感,说明老年人的运动投入与运动效益可以有效预测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随之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反映社会及个人生活质量 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幸福感,因此,如何促使老人增进幸福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老年人参与群体性休闲运动为切入点,探究群体性休 闲运动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模式,为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提供途径及量化依据。研究对象为河南城市中参与群体性休闲运动的老年人,采 取立意抽样、便利取样法对选取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590份(男性298,女性292),以SPSS20.0和LISREL8.80进行数据分析,验证 研究所建构的假设。结论:建构的结构方程式模型各项指标显示适配度较好;休闲运动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有正向显著作用(β =0.81,t=9.93,P< 0.001);休闲运动效益对幸福感有正向显著作用(β =0.46,t=6.03,P<0.001);休闲运动效益为休闲运动涉入与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且路径显著(β =0.37, t=5.61,P<0.001);休闲运动涉入对幸福感有正向显著影响(β =0.55,t=6.52,P<0.001)。经综合论证可知,群体性休闲运动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 感,家人和社会要多鼓励、支持老年人参与群体性休闲运动,以实现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3.
唐志  王东东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10):874-877
运用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中、韩两国6575岁老年人参与休闲运动的现状展开调研,了解两国老年人家庭状况、参与休闲的体育项目、休闲运动参与的时间以及影响城市老年人运动休闲缺失的因素,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构建和实施健康化休闲体育,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求,以达到合理整合区域经济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到老年人健康服务当中来;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投入到老年医疗保健领域,;加强老年人休闲运动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正确认识及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文章通过休闲体育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探讨今后休闲体育发展趋势,构建休闲体育的发展模式,为老年人休闲体育提出合理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类运动休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原始社会人类天性的流露与生存需要结合而产业的劳动生活娱乐化到农耕时代运动休闲与生活节奏和季节融为一体而产生的庆贺丰收的运动游戏和竞技;继而到中世纪的运动休闲与宗教狂欢相结合发展到文艺复兴后运动休闲对中世纪道德反叛的户外运动,工业革命以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运动休闲又作为恢复体力和心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到当代社会运动休闲成为提高生活品质,发展自我,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幸福度和满意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运动休闲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潘兰芳  卢碧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82-83,107
运动休闲作为现代人享受休闲的一种方式,已经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运动休闲的功能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特征入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论述了现代生活方式中运动休闲的渗透是由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特征和运动休闲的功能所决定的:(1)现代社会生产对运动休闲的特殊需求,使运动休闲渗透于现代生活方式中;(2)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呼唤运动休闲;(3)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促进了运动休闲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冬季休闲体育活动与健康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健康促进与休闲体育的联系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新时期的三维健康观点和"健康促进"概念的由来;探讨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概念的界定;着重论述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对我国北方地区群众的身体、心理、社会维度的三维健康状态的促进作用。最终明确了冬季休闲体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群众冬季实施健康促进行为和策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离退休后,有了充足的休闲时间,如何让老年人利用休闲时间进行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解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提出发展老年人休闲体育活动的几点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查访谈、体质测量等方法获取有关长三角地区老年人运动休闲的相关数据。主要结论:人生历程中生活事件的累积效应对老年人运动休闲活动的参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运动休闲活动缺乏人文内涵、以运动休闲活动为中心的老年社群的形成是老年人运动休闲活动的主要特征。大多数老年人积极参与运动休闲活动,实现新的自我建构以适应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体质健康是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共同基础,相互促进与融合,相互适应与支撑,是在建设与发展中不断走向完善的动态正向关联关系。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学校体育耦合发展的着力点主要有:充分利用政策叠加机遇;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发展体系;整合民俗体育资源;提高农村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促进闲暇时间的合理转换;体育人才的互惠共赢。  相似文献   

12.
柳伯力  尧燕 《体育科研》2007,28(5):11-14-20
以休闲与生活方式为视角,对休闲的概念与休闲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休闲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并对休闲中体育与旅游的结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体育旅游业应当与社会休闲产业和整个旅游业融合,而不应孤立地开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建筑的向心率增高,城市的现代病日渐显现出来,诸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人居生活空间狭小等。这时,人们开始渴望郊外新鲜的空气和原生态的环境,户外运动满足了人们放松身心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研究和分析城市化进程中户外运动对城市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从环境、时间、空间、健康生活方式观念等方面对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户外运动对城市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生活空间、余暇生活、生活体验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人们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结合实际从休闲体育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休闲体育与亚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体育是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手段。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入手,对休闲体育在提升人类健康的作用进行分析,阐明了作为人类体育文化基础的休闲体育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将成为创造和充分展示人性、享受幸福的生活舞台。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个案研究法,将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对"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城中村"居民的体育休闲娱乐方式随社会变迁而改变,近20年来居民体育休闲娱乐快速发展,并成为居民闲暇生活的主要内容。节庆仪式性体育走过辉煌历史后出现下滑和分化现象,现代体育在"城中村"逐步呈现发展趋势。体育休闲娱乐在"城中村"不同社会群体间起到和谐、调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义的体育消费不只是欣赏各种表演,观看各类比赛,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科学合理、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参与锻炼的方式和生活形式,是为了身体健康,陶冶情操,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愉快度过休闲时光,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平衡发展。积极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作用和正确认识体育消费的经济价值,可以增加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尤其是在大学生体育消费正在逐步增加的当今,也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消费,使他们的体育消费更加合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48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揭示了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和体育锻炼后的感觉与心理健康关系明显,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不明显;(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休闲体育空间整合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实地考察,结合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案例,聚焦于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优化问题,提出若干整合模式,以期构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的理想模式。研究探讨城市空间优化的理论依据,提出整合优化模式。认为:在上海市区域内,体育中心地整合、城市RBD整合、居住区空间整合、城市绿地整合、城市滨水空间整合、交通环境整合等模式在现有的城市休闲体育资源整合中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在对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构成与分类梳理的基础上,从政策角度对上海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具体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体育休闲活动设施配置社区化;二是体育体闲活动设施布局集聚化..研究认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打造相对公平公正的休闲氛围,提升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亲民、便民和惠民性,并进一步通过优化运营模式来保证体育休闲活动设施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