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入手,结合实际,剖析现阶段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找出其存在问题及根源,阐述了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依据,提出了其改革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认为,运动训练课程体系改革必须做到围绕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课程目标、实际情况和授课效率等5个方面对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妥善、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归纳和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由于就业岗位的激烈竞争,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提高,导致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出路较难;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运动训练专业没有明显的优势;同专业不同 专项就业情况也出现很大的差异等,因此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运动训练专业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等对其培养方案及课程改革提出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阐述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课程安排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我国运动训练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为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就业形势看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看法。认为: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转移,课程结构中就必须突出经营管理、社会体育管理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拓宽一般基础课,按学科模块来设置课程内容,在一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贯穿体育技术的学习;在专业课中补充体育教育学科的课程,并将实践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的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全球视野下国外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为我国当今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未来发展寻求出路。通过对比各国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面各自特点,其中:我国和俄罗斯表现出了"专一型人才"教育模式,但也正在向美国和日本的"全面型人才"教育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作为重要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内涵,阐述在体育教育领域引入的效果与经验,提炼其在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具体措施,提出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提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应突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改革“教学实践课程”为基础、以发展“核心教学技能”为根本、以实施“情境性和连贯性的体育教学实践”为保障、以运用“先进和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为手段,实现培养职前教师以“教学能力”为核心兼顾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强势学科、强势专业,进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质量体育师资。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兴  朱百顺  蔡犁  司虎克 《体育学刊》2004,11(4):118-120
利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就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培养的学习形式应体现多样化、灵活性;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创造性,应以“精品课程”为课程建设目标;授课方式突出实效性、现代化;教师素质紧跟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体育学院2006版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参照,经过多学科专家多次论证并吸取兄弟院校的经验,从培养目标入手,以课程体系结构为突破口,对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与探讨,目的是使运动训练专业更好适应社会和人才的发展要求,为我国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钱锋  孙有平 《体育科研》2009,30(6):83-86
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我国8所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程开设门数不全;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比例不协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高师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从新颁发的2001—2005年《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来看,体育课程权利由国家主体向学校主体回归,赋予了学校和体育教师课程决策上的自主权。“选修”教材的比例超过60%,这说明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的选择,更强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课程设置因人而异。课程的目的、任务超越“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的目标范式,突出健康目的。倡导分级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新、开设灵活多样能适应学生身心需要和个性发展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体育院校课程领域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方法对体育院校课程领域改革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 :以课程领域的改革为重心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必然 ,课程领域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所在 ,一定的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存在的实体 ,专业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的转化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课程综合化的背景及其对体育院校课程综合化的启示,阐述了课程综合化的方式,即分段模式和整合模式;在对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及意义认识的基础上,探讨了体育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时代的使然,两者的整合不是两个体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本文借助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论知识,从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的大趋势出发,提出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相关理论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已经成为共识。教育的目标、价值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从核心开始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规律;课程受更高一级的规律制约而不取决于教学规律的论断,是当前课程核心论的一个理论依据,因而课程改革是包含以前意义上的教学改革在内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5.
中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代中日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进行研究,揭示了日本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发展趋势,即一般基础教育课程得到加强;教育类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得到加强;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性质职业化。通过分析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可以从日本的体育专业课程发展中获得的有益的启示,同时,为我国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健美操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对当前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当前健美操专业课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健美操课程改革的策略,以期为今后健美操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笔者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和理论分析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与取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基础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我国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省6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征,以此找寻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结果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教师课程理念不清楚;单一地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场地设施依然不足等实际问题,并对所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专业课程建设问题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改革是高校体育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进行体育专业的课程建设,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棘手的实践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实际出发,对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涵义、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体育专业课建设的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体育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