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在跨栏跑教学和训练中,每节课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这次课跨多高的栏架,跨多远的栏间距离?”的确,跨栏技术的好坏,与适宜的栏高及栏间距离密切相关。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不同栏高及相适应的栏间距离、各步步长的准确数据。如何根据不同的栏高,选择适当的栏间距离,并科学合理地分配各步的步长呢?根据0.618“黄金分割率”(见本刊1999年第4期《“黄金分割率”与跨栏跑技术》一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测定和计算出8个不同的栏高;21个不同栏间距离的跨栏步、起跨点、下跨点及栏间3步各步的距  相似文献   

2.
1 学生跨栏跑时的主要心理障碍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一个项目。学生在学习跨栏跑时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栏高”的阻挡,不少学生怕字当头,缩手缩脚,以致动作僵硬,步伐紊乱,技术动作变形;有的学生因“恐栏”心理加剧,甚至不敢跨越栏架。上述现象在学习过栏技术时尤为明显。 第二,栏间跑时,对3步过栏缺乏自信心,以致“拉大步,捣小步”,或跑到栏前急停,影响了栏间跑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张东 《体育世界》2011,(12):65-66
在跨栏运动训练中,要提高跨栏专项成绩,就必须解决好栏上的过栏速度和栏间跑技术,也就是跑跨结合和跨跑结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现代跑栏技术要求运动员起跨腿应有适宜的起跨距离和角度,摆动腿应屈膝攻摆,积极"鞭打式压着地";另外,运动员栏间三步应有鲜明,快速的节奏。通过一些专门性练习可以诱导运动员合理,平稳的由跨栏技术向跑栏技术过渡。  相似文献   

4.
跨栏步技术练习是跨栏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环节。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跨栏步动作,对于加快过栏速度、保持栏间速度和节奏是十分重要的,是跨栏跑完整技术的关键。跨栏步技术教学的练习方法很多,训练中选用和安排这些练习方法的顺序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合理地选用和安排练习方法对于尽快地掌握跨栏步技术和提高跨栏跑的成绩都有重要意义。在对学校运动队跨栏跑训练中我采用了下面一些练习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跨栏跑教学中,如何采用各种有效的辅助练习来 帮助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特别是过栏技术的掌握,是 目前教学中比较重视的部分。因为跨栏跑是一项技术 性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是在跑的 状态下跨越一定数目障碍的运动,跑速对于学生来说 具有稳定性和先天性,所以说,过栏技术、跑跨结合 能力是重点。“钻栏”作为一种跨栏跑的辅助练习,它是 在增加栏上限制物的状态下,对过栏各技术点阶段性 的练习体会。实践证明,这种辅助练习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跨栏跑属于速度性的径赛项目,它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完善合理的跨栏步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全程跑技术可以分为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跨栏步技术(过栏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跑技术等四个部分。由于全程跨栏跑主要是由跨栏步和栏间跑若干跨栏周期所组成,因此,跨栏步和栏间跑是跨栏跑技术的重点。110m栏距离短、速度快、技术复杂、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跨栏跑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跨栏跑属于非对称的周期性练习。在跨栏跑项目中以110米高栏技术最为复杂。高栏技术一般分为跨栏步、栏间跑、起跑过栏等几个部分。跨栏步是由一个平跑单步的动作演变而来,腾空过栏时,运动员要完成特殊形式的交叉换腿动作,上体前倾及两臂摆动均与平跑不同。过栏技术,以身体重心腾空抛物线最高点为分界线,可分为“上栏”、“下栏”两个阶段。两  相似文献   

8.
中学阶段跨栏跑的教学应从解决恐惧心理入手河南舞阳钢铁公司第二子弟中学白国平中学阶段跨栏跑的教学主要学习的是跨栏步、栏间跑技术,而跨栏步和栏间跑的结合则是整个跨栏跑教学的重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现行河南省编中学二、三年级体育教材所安排的模仿练习──栏侧...  相似文献   

9.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田径运动项目,而跨栏步技术又是跨栏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术环节。这个技术动作是从起跨腿的脚着地开始,到摆动腿过栏后着地为止。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跨栏步动作,对于加快过栏速度、保护栏间速度和节奏是十分重要的,是跨栏跑完整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孙建鹏 《中华武术》2006,(11):46-46
在跨栏跑教学中,如何采用有效的辅助练习来帮助学生对跨栏跑技术的掌握,是目前教学中比较重视的部分。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在学习当中,有不少同学在进行过栏时,都采用“跳栏式”过栏,其原因是学生害怕过栏时自己过不去,被栏板绊倒造成受伤。根据这一现象,本文就列举几种方法来克服这种过栏时跳栏式动作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跨栏步技术应体现出起跨速度快,起跨时重心高,起跨角度适宜,人体重心空中运动轨迹“平直”且接近栏顶,空中滞留时间短,下栏快速、支撑平稳、水平速度损失小,能顺利转入栏间跑,摆动腿参与了跨栏步动作全过程。因此,其技术必须符合上述跨栏步技术规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过栏技术是跨栏跑教学的重点,采用“钻栏”这一有效的辅助练习,可以提高学生掌握过栏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现代跨栏跑技术的基本特征是跨栏和栏间跑技术更加连贯,跑、跨结合的更加自然流畅,全程跑的节奏更加稳定明快。正确的跨栏技术是快速地栏间跑和尽量缩短身体在过栏时的腾空时间。从跨栏跑动作结构看,跨栏步是步幅较大、腾空时间较长的跑步,是跨栏跑独具一格的一种跑步。这就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始终保持身体重心平稳,保持良好的、合理跑的节奏。要正确掌握跨栏技术,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诸多的身体素质条件。还必须具备技术动作准确性,合理性、稳定性和节奏性。从初学者的心理反映看,往往易产生好奇、新颖、趣味和伴有恐惧感等心理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难免由于兴奋或惧怕的心理反应发生碰伤、扭伤、摔伤等事故,形成心理障碍。通过实践后,从跨栏的技术特点分析,初学者多半是“跳过”栏架,而不是“跨过”栏架。原因是学生信心不强,怕摔伤、碰伤、扭伤,于是高高的跳过栏架;另一因素跨栏技术掌握得不牢,不熟练,所  相似文献   

14.
跨栏跑是带障碍的短跑,包括直道栏与弯道栏。其主要运动素质是速率、快速力量和髋关节的力量、灵活性。技术上要求高度协调并有良好的节奏感。由此可见,快速与协调是跨栏跑取得较好成绩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就如何提高直道栏运动员快速协调能力的练习方法简介如下:   练习 1:跑进中“高重心、快频率”模仿跨栏节奏跑。目的:体会跨栏跑中,肌肉用力与放松的全过程。   练习 2:跨越正常栏间距离,栏间步为三步,标出栏架位置,但不摆放栏架。目的:缩短跨栏步时间、减少支撑时间,加快过栏速度,发展速度素质,培养节奏…  相似文献   

15.
跨栏跑在高师田径运动径赛技术教学中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更好地掌握跨栏跑技术 ,我们对跨栏跑技术的教学步骤、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讲解与示范方法、跑跨与跨跑、栏间跑节奏练习手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1.“跑栏”理念的建立:在目前的短跨技术中,比较流行的是“跑拦论”,即运动员采用高重心和高支撑下栏技术,步频快,栏间三步步长,跨栏跑和平跑技术更趋一致,给人的印象是“跨栏跑”即是“短跑”。2.跨栏跑节奏理论的提出:在跨栏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跨越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栏高的栏架,因此决定了跨栏跑只能是一种按一定的节奏完成动作的周期性项目,提高每个栏周期的动作节奏是提高跨栏成绩的重要途径。3.速度核心论的提出: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为,现代跨栏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速度为核心,全面提高周期动作速度和跑动速度。速度与跨栏…  相似文献   

17.
张赫 《中华武术》2016,(4):10-11
一、跨栏跑的技术训练跨栏跑技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跨栏跑技术尽量合理和准确。(一)跨栏跑的技术要求(1)起跑:提高两腿蹬离起跑器的力量和速度、积极加速过第一栏,力争第三栏前后发挥最高速度。(2)过栏:栏前尽量快跑,迅速提脚起跨;攻栏动作充分、有力;加快两腿剪绞过栏速度;下栏着地快并与栏间跑衔接好;起跨和下栏着地都保持较高的身体支撑姿势。(3)栏间跑:下栏与栏间第一步衔接紧密;步  相似文献   

18.
11 0m栏在田径项目中属于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其成绩的获得取决于良好的平跑速度、正确的跨栏技术及跑与跨的结合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高速跑进中能快速连贯地过栏。跨过栏架后积极迅速地投入栏间跑的一系列技术。一般认为跨栏步技术的好坏是跨栏完整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所以把跨栏步技术列为重点教学内容。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状态都已经具备较高运动水平 ,而跨栏技术也非常不错 ,但在整个跨栏过程中很难较好完成栏间三步跑。因此 ,跨栏技术与栏间跑技术的紧密衔接点是关键环节。本文对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田径教学中,跨栏跑是一项技术较复杂的短距离运动项目,在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在过栏中出现“跳栏”现象, 极大影响跨栏效果。通过研究跨栏的基本技术,克服“惧栏”心理因素,起跨距离以及栏间节奏这几个方面,才能使学生消除“跳栏”现 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跨栏中“怕栏”现象的原因,并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栏板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跨栏跑基本动作,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及对跨栏跑练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跨栏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