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减肥中运用的药物,包括西药、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及某些减肥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并对其药理、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复方减肥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可能代表着以后减肥药研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阐述"中枢疲劳"的假设,就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复方健脑益智类中药、复方补肾类中药、益气活血类中药和某些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等问题综述,并就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认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注意以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①从中医理论方面丰富"中枢疲劳"的假设;②探索中医药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途径;③进行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药物筛选;④建立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闭合性亚急性软组织损伤是运动员参赛前训练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病症,复方中药制剂超声波导入和中频离子导入均可以用于对多种闭合性亚急性软组织损伤病症的治疗。两者疗效对比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分别对复方中药制剂超声波导入和中频离子导入各17位闭合性亚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教学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治疗闭合性亚急性软组织损伤病症,复方中药制剂超声波导入要明显好于复方中药制剂中频离子导入。复方中药制剂超声波导入疗法适用于运动员赛前训练中发生的闭合性亚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刘晨 《体育学刊》2008,15(6):104-107
探索中药"补益汤"对血浆中支链氨基酸Val、Leu、Ile的积极影响.运用运动生物化学方法对大鼠建立实验模型,采用游泳训练并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安静中药组、训练中药组.实验10周后取材,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以补血、补阴类为主的复方补益药符合辩证施治的原则,对运动疲劳大鼠有积极恢复作用.服用"复方补益汤"大鼠在安静状态与训练状态下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增加明显,提高了大鼠机体运动训练能力与运动训练后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5.
使用复方中药的离子导入液经完整皮肤给药的理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闭合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症,如膝关节滑囊炎、颈腰椎椎间盘突出与膨出、髌骨劳损、踝关节扭伤等病症,且疗效显著。文章采用的含量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法、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法、比浊法、对我国传统跌打损复方中药典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中K、Na、Mg、Ca、Zn、Mn、Cl、S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研究。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郑怀贤方)中,富含钙、镁、钠、锌、锰、氯、硫等治疗闭合性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症的药物离子成分,可用于中药离子导入的经皮给药治疗。中药复方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中钙、镁、钠、锌、钾、氯、硫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选用新伤一号和新伤二号作为治疗多种闭合性急性和慢性人体软组织损伤的复方中药离子导入液,还需要对两方中所选单味中草药的剂量和味数进行必要的实验论证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补气壮阳中药对消除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晨 《体育与科学》2004,25(2):66-68
根据中医理论,应用补气壮阳复方中药,通过一般情况的观察、运动时间、体重、血乳酸、心肌、肝脏、肾脏、骨骼肌各组织切片这些指标的变化,来观察该补气壮阳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大鼠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该复方补气壮阳中药有消除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效应,②该复方补气壮阳中药有保护心肌、骨骼肌的作用,尤其对心肌有抗心肌炎的作用。③该复方补气壮阳中药对过度疲劳状况下疲劳的消除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骨骼肌恢复的影响,采用组织学手段,通过电镜观察,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力竭性运动大鼠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影响,结果发现服用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减少运动后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变化,改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机能,这对机体骨骼肌机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阐述“中枢疲劳”的假设,就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复方健脑益智类中药、复方补肾类中药、益气活血类中药和某些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等问题综述,并就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认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注意以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①从中医理论方面丰富“中枢疲劳”的假设:②探索中医药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途径;③进行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药物筛选;④建立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一种抗运动性疲劳的营养干预手段,大体可分为复方和单味。中药对人体的运动能力、骨骼肌状态、免疫能力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研究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复方制剂的抗疲劳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把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材经烘干、粉碎、浸提、浓缩等过程制得实验药液;实验小鼠分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小鼠连续灌药30天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检验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验证其抗疲劳效果。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抗疲劳复方中药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肌糖原含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低剂量组小鼠的抗疲劳效果高于高剂量组。结论:四叶参、黄精、楤木中药复方制剂对小鼠的抗疲劳有显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空手道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从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保证重点;运动员的选拔;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科研水平;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思路以及裁判员的培训等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空手道队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4例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理疗组及中药熏蒸组,每组8例。对照组不做处理;理疗组采用超短波治疗,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中药熏蒸组采用中药熏蒸,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治疗10次。疗效评价采用AOFASY足踝评分和Myotonometer测试系统检测踝关节肿胀,结果:理疗组和中药熏蒸组的治疗都有效(P〈0.05),但中药熏蒸组的疗效更好(P〈0.05):结论:理疗纽和中药熏蒸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疗效,其中中药熏蒸组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低血睾酮大鼠某些功能的变化及补肾中药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鼠为对象 ,目的在于观察运动性低血睾酮状态下 ,机体血睾酮浓度及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变化 ,并就补肾中药对上述变化的作用加以研究。结果发现 :运动性低血睾酮状态下 ,大鼠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服用补肾中药的大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运动性低血睾酮组大鼠股四头肌中α- actin基因表达较正常有所下降 (为正常的 78% ) ,而服用补肾中药则可避免这种下降 (为正常的 10 2 % )。认为 :补肾中药的确可以避免大强度耐力运动造成运动性血睾酮浓度下降及骨骼肌α-actin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补肾益气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是我国运动医学界的一个热门问题,补肾益气类中药抗疲劳的研究更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介绍了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及肾在中医学中的作用,并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对补肾益气类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作了详细阐述,同时从运动训练的角度,对如何运用该类中药作了介绍,最后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法,观察服用补肾益气类中药后,对重竞技项目运动员休体内补体(C3,C4)及白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补肾益气类中药的应用,可防止运动员体液免疫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消除运动性疲劳常用中药的筛选与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今文献中消除运动性疲劳的183首方剂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中筛选出常用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药15味,并对其药物功用及消除疲劳的机理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对运动性疲劳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为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柏平 《体育学刊》2003,10(2):53-54
旨在探索中医药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采用温肾健脾中药对12名女子足球运动员进行赛前辅助调理,结果显示,血睾酮(BT)质量浓度与血睾酮/皮质醇[ρ(T)/ρ(C)]值明显升高(P<0.01,P<0.05)。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对应最大心率(HIRmax)时的疲劳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牛磺酸为主要原料,配以已确认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如淫羊藿甙、五味子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等成分,从内分泌、酶学、氧转运能力、肝肾代谢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改善了能量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围绕冬奥平台展开外交、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国际大家庭的闪光点。“冬奥外交”是新中国体育外交的赓续与发展。新中国体育外交生动反映了在新中国赢得生存、谋求发展和走向强大的连续过程中体育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展示国家形象、构建命运共同体中的卓越贡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坚持国际国内一盘棋,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关系的建立,始终坚持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新中国体育外交促进中国外交实现了服务发展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将践行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体育外交制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球体育公共产品,影响国际体育规范、主动推进全球体育治理,创新体育外交体系、探索建设体育外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下的武术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学习其精神,了解其内涵与实质。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武术特点创造适合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自主选项和程序化自学套路的武术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潜能,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