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通过并生效,为美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石。从此各州职业教育走上了紧随联邦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轨道。1917-1930年,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在联邦政府资助下获得了长足发展。从各类职业教育的资金构成、招生人数等信息来看,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自身,联邦资助主要是激发和鼓励了阿拉巴马州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内在需要与外在动力共同促成了阿拉巴马州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两种。而美国的联邦立法在美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的职业教育直至今天,在世界上依然是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所以探讨美国的联邦职业教育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纵深的历史角度来看,美国的联邦教育法的每一次制定都有其实际的社会背景,而观念的更新促使联邦政府通过对现实的立法。美国的职业教育法对于美国的整个教育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德国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联邦政府专门立法建立且所长由联邦总统任命的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是德国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最重要的机构。每4年举办一次的联邦职业教育学术大会,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此之前,学术大会已举办过3次。两德统一后制定的《柏林—波恩法》,决定首都由波恩迁往柏林,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等一批文化教育机构则迁往波恩。  相似文献   

4.
美国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有联邦立法和州立法两种。而美国的联邦立法在美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中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的职业教育直至今日,在世界上依然是最成功的模式之一。所以探讨美国的联邦职业教育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纵深的历史角度来看,美国的联邦教育法的每一次制定都有其实际的社会背景,而观念的更新促使联邦政府通过对现实的立法。美国的职业教育法对于美国的整个教育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成人教育的行政机构是联邦教育部,联帮教育部主要由智囊机构和职能机构两部分组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是联邦教育部管理成人教育的主要职能机构。联邦政府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拨款等手段对成人教育进行宏观调控,以影响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上周,德国最高法院对联邦政府2002年颁布的学费禁令作出裁决.判定此禁令违反了宪法。设在卡尔斯鲁厄的联邦宪法法庭支持要求撤销禁令的6个州,认为该禁令违反了战后德国的宪法。德国宪法规定.全德16个州对各自的教育拥有管理权.联邦政府不能直接干涉。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成人职业教育先后经历了志愿者组织推进的萌芽时期、政府支持逐步参与的建立时期、联邦和省政府协同推进的曲折发展时期、公立社区学院为主体的蓬勃发展时期,以及联邦政府资助转移引发的私立与公立职业教育机构协调发展时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职业教育现状。 在美国,职业教育被描述为一种应用的学习。职业教育之所以富有生命力,就在于是为实际应用而学习。 管理体制:美国的教育实行地方分权制。教育政策由三级政府(联邦、州和地区)共同制定。联邦政府不直接领导教育,也不制定课程设置的标准,而将权力下放到各州;主要通过对教育的资助(如教育拨款等)进行控制,进而使其政策渗透到各个州。 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于联邦、州、地区三级政府。每年联邦政府投入10%的资金,州政府投入90%的资金。公立职教机构只得到其中的26%,74%用于  相似文献   

9.
《当代职校生》2013,(7):20-20
瑞士每年有213的年轻人在初中毕业后进入职业学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以高科技和创新为特色的瑞士经济发展? 全民重视,让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 在瑞上,职业教育不是“差生”的归宿,而是图家经济链条上重要的一环。瑞士各州享有教育的立法权和管理权,但是唯独职业教育由联邦和各州共同管理。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隶属于经济事务部,负责制定各项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及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0.
孙玲 《甘肃教育》2014,(16):126-126
正说起"瑞士制造",人们立刻会联想起走时精准的瑞士钟表和功能齐全的瑞士军刀。是什么支撑着高质量、高信誉的"瑞士制造"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瑞士具有完善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瑞士的职业教育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部分构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分为二年、三年或四年。学生毕业后分别获得联邦政府颁发的"联邦职业教育证明"、"联邦中等职业培训证书"和"联邦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每周有一到两天  相似文献   

11.
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是特定环境的产物,深受经济因素、政府制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以经济因素为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地方政府财力要求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职业教育政策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扶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行业企业的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责任意识关系到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实效性。以政府制度为例,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与监督机制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机制因素;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体制因素;区域政策管理机构与职业教育政策管理机构是影响区域职业教育政策的组织因素。  相似文献   

12.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有着内在的需求和动力,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政府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各自的利益诉求被充分尊重和满足的条件下,可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高职育人模式,共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公办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私人兴办职业教育热情空前高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共同发展,普通教育附设职业班科,职业指导工作取得进展,进入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既得益于国民政府国立职业教育中心的区域性转移,也得益于抗战后方社会、团体、个人的积极参与,资金、人才的汇集,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等。尽管抗战胜利后,由于时局变化职业教育出现萎缩,但与抗战前相比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论高职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高等教育领域的边缘进入中心,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政府加强管理与扶植.根据高职教育发展背景、现状及宏观管理的主要任务,政府可以从政策环境、经费投入、统筹协调、体制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发展,在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互动中,首先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文章从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管理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对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职能应进行整体设计,从系统性和协同发展角度出发,明确职业教育人才调研、培养、质量评价、跟踪改进等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及职责。完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与市场的作用。政府作为管理者,应建立职业教育职责间的传导和反馈机制,从宏观角度协调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层面职业教育职能间的对接和指导。在职业教育职能实现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与职业教育主体专业化运营结合的优势,提升职业教育各发展环节的专业性。为保障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应当加强宏观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的结合,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加强宏观管理对微观主体的政策指导,实现微观职业教育数据的共享共用,保留并充分利用全方位多层次职业教育数据,提升宏观决策水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由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志愿机制所推动的学科-专业-产业链的联合体,对于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视野下,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模式应进行重新的定位,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产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设特色学科-专业链,培育复合型的高技能创新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学科-专业-产业链发展平台等新的发展战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采取了管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打造品牌等管理创新的方式,推动了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但存在体制有待完善、管理力量不足、政策工具使用不充分等问题,在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视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充实管理力量,充分运用政策工具,发展完善区域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显示我国各地区之间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差异较大.相关分析及推论证明:财政收支水平、中央转移性支付力度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的地区差异.要缩小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性支付的力度,拓宽转移性支付的范围;地方政府应规范其在职业教育财政拨款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通过研究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情况,初步探明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存在缺乏政策制度保障,教育机构不够健全,发展力量比较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国家层面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河南省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强化组织管理,确保经费投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受教育对象全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