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山滑雪初学者教学浅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高山滑雪是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人参加冬季健身运动的娱乐体育项目,深受广大滑雪爱好的喜爱。对于滑雪初学来说,如何较快地掌握滑雪运动技能,预防运动损伤,培养滑雪乐趣,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对高山滑雪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预防运动损伤及教学指导要点加以分析和探讨,旨在培养滑雪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普及高山滑雪运动,吸引更多的滑雪运动爱好。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膝关节运动损伤是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在高山滑雪运动项目中,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膝关节损伤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及运动成绩,缩短运动寿命,甚至危害身体及健康。调查发现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最常见的膝关节伤病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滑囊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和髌骨劳损等,提出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及运动损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为今后的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众滑雪是一项冬季健身运动项目,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参加滑雪运动即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而在滑雪运动中,如果忽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极有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本文重点阐述大众滑雪运动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供滑雪教学及广大滑雪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山滑雪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其损伤部位主要是前交叉韧带、滑囊炎、髌骨劳损、半月板损伤和侧副韧带损伤。旨在引起在高山滑雪教学、训练、比赛时减少膝关节损伤及其预防的重视,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进而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效果,维护及稳定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滑雪场医疗救护队及滑雪爱好车的实际调研基础上,针对导致滑雪者运动人群产生运动员损伤的规律性特点,提出高山化学爱好者常见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方法,目的在于使滑雪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人群尽快得到康复,为今后的滑雪爱好者运动损伤的预防、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和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众滑雪指导员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大众高山滑雪运动的异常迅猛的发展,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了,如何解决好诸多问题是引导大众滑雪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其中,滑雪指导员在引导大众滑雪运动持续发展,正确指导滑雪技术,有效地指导安全滑雪及创建和谐、融洽的滑雪者之间人际方面的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刘军  巨雷 《冰雪运动》2012,(1):34-37
对国内50余家滑雪场1 450名滑雪爱好者进行实际调研,探讨导致滑雪运动人群产生运动损伤的因素和规律。滑雪爱好者下肢发生运动损伤率较高且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征,运动损伤主要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挫伤。导致滑雪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滑雪者自身、滑雪场管理以及滑雪装备器材等因素有关。预防滑雪运动损伤的措施包括滑雪者自身应提高安全意识,选择好滑雪运动装备与器材,滑雪场应完善安全保障与医疗救护服务体系等。旨在减少和避免滑雪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并为滑雪场管理部门更好地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滑雪是人们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滑雪者成站立姿态,手持滑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面上滑行.因其具有充分亲和自然地形、雪质;主要依靠地球引力,对人体内力要求不大,参与性极强的特点,深受冬季体育锻炼爱好者的喜爱.近年来,每年冬季都有数以万计的滑雪爱好者投入到滑雪运动中.同时,由于从事滑雪运动的人群年龄界限跨度大,身体素质各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大众滑雪的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因此对大众滑雪者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高山滑雪初级教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者按为了促进我国大众滑雪运动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由中国滑雪协会审定的<高山滑雪初级教程>、<中国高山滑雪指导员和大众运动员晋级考核标准及实施办法>和<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等书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我刊拟将对上述书籍进行连载刊发(图表略),希望能对广大滑雪运动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晓东  张瑜 《冰雪运动》2010,32(4):83-86
在北方高校普及高山滑雪是适应新一轮的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针对如何提高高山滑雪课的教学质量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的恐惧与自卑心理、对以往受伤事故的再现、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差,教师缺乏对高山滑雪运动的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运用教材与传授技能的方法不当,以及选择教学场地与器材不当是制约高山滑雪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加强课堂纪律性和教学组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运动素质;明确学习的目标,消除恐惧心理;合理运用教材和正确的示范与讲解等途径提高高山滑雪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研究对大众滑雪损伤发生、损伤特征、损伤程度进行考察,旨在提高对滑雪安全的科学认知。研究发现,大众滑雪损伤发生率有三种常用评价方法,与竞技滑雪损伤评价率略有差异;损伤特征显示高山滑雪以下肢损伤居多,单板滑雪以上肢肩、肘、腕部损伤居多;骨折一直是较严重的损伤类型,且多年来骨折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AIS和ISS是评价大众滑雪损伤程度常用方法,双板滑雪损伤严重程度高于单板。建议未来参照国际通用评价标准对大众滑雪损伤进行研究,并从安全预警、监管、教育、法规、救援、保险等层面促进我国大众滑雪安全管理和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野 《冰雪运动》2014,(1):82-84
高校开展高山滑雪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冬季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行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改变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逐年减弱趋势的主要冬季体育活动之一。高山滑雪教学的理论授课是预防滑雪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从熟悉滑雪器材与掌握技术概念,遵守禁止在滑雪道上停留、掌控自己滑行的速度、不准许超速滑行、保持安全的滑行距离、按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滑行的滑雪道的滑雪规则,掌握安全摔倒的时机、方法等几个方面构建、设计高山滑雪教学理论授课的要点,在寓教于乐中灌输安全滑雪、终身体育的理念,提高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鹏程  崔英波 《冰雪运动》2009,31(4):59-61,65
通过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存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雪上项目的投入有待提高、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高山滑雪运动认识不足、经费短缺与开展高山滑雪运动需较高投入存在矛盾以及缺乏完善高山滑雪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等问题,并总结出大冬会改善了地方经济、扩大了高山滑雪运动的社会影响、增加了政府对高山滑雪运动项目的经济投入、改善了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硬件设施、有助于完善高山滑雪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推广普及高山滑雪运动、有利于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等促进项目发展的途径,为高山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野 《冰雪运动》2013,(5):70-72
高校开展高山滑雪教学对培养大学生滑雪的兴趣、爱好,以及锻炼行的养成,达到娱乐与健身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校缺乏统一的高山滑雪教材,对开设的滑雪初级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寞现有效的共性认识,严重制约了滑雪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提出在高山滑雪初级教学中应注意使大学生了解高山滑雪板的结构与性能,学会选用不同类型的高山滑雪板;选择合适的高山滑雪鞋与固定器,固定器的强度要求指标控制在4~5kg为好;高山滑雪服与滑雪杖的选用时注重性价比等问题,探索提高冬季高山滑雪教学质量之策。  相似文献   

17.
For the last 15 year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istances skied and of alpine skiing accidents has been performed in the Davos‐Klosters skiing area, a ‘closed’ skiing area, where every skier has to return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station. Distance skied is measured by vertical drop in 106 km determined by calculations from frequency surveys by lift‐operators. About 2.5 million km per season have been skied during the past years, a number remaining constant for the last 15 years. In the same time the requirement for rescue‐transports in this area has shown a decline of 46% to 288 transports per season due to a decrease of the number of injuries with initial immobilization. Therefore the so‐called transport‐quotient (one rescue‐transport per 104 km of vertical drop skied) has decreased from its initial value of 4 to 1 per 104 km. During the same time all winter sport injuries were analysed at the hospital of Davos. About 90% are injuries caused by alpine skiing resulting in a total of 17 246 alpine skiing injuries for the last 15 years. There is a great decline in the incidence of lower leg fractures with a contrary development of knee injuries. Today half of the lower leg injuries are knee injuries (280 knee injuries out of a total of 1250 alpine skiing accidents per season). There is a gradual increase of upper extremity injuries from 17% of all skiing injuries in 1972 to 35% in 1976. A Swiss multicentre study on skiing safety shows comparable injury patterns in other skiing areas. The average injury‐severity measured by several parameters is declining.

In a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skiing equipment of 1072 persons who sustained an accident, only 32% had ski bindings with tolerable frontal release and 17% with tolerable torsional release. Parallel measurements of bindings of 600 non‐injured skiers gave the same alarming results. Mor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inding adjustment and knee injurie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