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教学管理领域质量评估方面,国内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属性研究、三个不同层面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与配置效率的研究。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资源的合理需求与供给;其次要关注资源配置的局部均衡与全局均衡;第三是资源配置的分层与分类研究;第四是要建立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第五要研究不同配置模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教资源配置状况的模糊综合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其配置状况与使用效率的高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运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行评估,并由此提出有效的优化配置方略,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的现状、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域配置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整体来看呈现出地域聚集、相邻相关、聚类相关等特点.导致地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但地方特色因素对低层次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域配置有很大的影响.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的优化,政治措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并非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等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高校内部管理要形成以教授委员会的治理结构,克服泛行政管理的弊端;对外高等教育资源要部分产业化发展的格局,为非公资本进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领域提供制度供给.与此相对应,通过科学制定大学章程,真正落实教育法赋予高等教育享有权利与承担的义务,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体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湖南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相对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引起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不强、结构失衡等问题。实现湖南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需要立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升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打造湖南高等教育的核心增长极,创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拓展湖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经济资源,如何优化配置越来越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在国家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比例既定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处理得是否合理。为了说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认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本文试用经济学观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公平与效率原则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宏观配置;二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资源配置上尚不尽合理,与经济发展的进程还不相适应。因而,正视河北成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探寻其发展瓶颈与配置原则,研究最佳的配置方案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不足河北成人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面临来自国际国内对教育资源的竞争,成人高教出现了暂时的低潮,表现为生源不足,毕业生择业困难,学校效益滑坡,个别高校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1.采用市场配置,宏观调控不够。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DEA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实行资源优化组合,优化资源配置。而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是要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优化配置高校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推动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关于课程资源,学者们对课程资源的相关理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关于资源配置,学者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人财物等具体资源的配置以及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模式等理论进行了研究;关于高校课程资源配置方式,学者们既有关于高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系统研究,也有相关的具体研究。总体来看,我国对高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紧密结合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尝试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配置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权力与市场:两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教育资源权力配置模式就是通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学生权力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和使用;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模式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政府有限的资源供给能力以及权力配置资源的缺陷给市场配置资源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在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的权力配置模式转变到权力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配置模式,而且市场配置大大激活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介入资源配置消解了权力配置资源的“垄断性”,同时增强了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自主权及其限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自主权是法律范围内的自主权,从本质上说是高校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其性质为公权利,其载体是高校法人;其有效性决定于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学校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定位基础之上的组织化过程。高校分类只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秩序认识的特例,仅仅用高校分类与自生秩序相结合来建构高校定位机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是一个组织化过程,既有人类理性的安排,又有自组织方式。因而,高校定位应该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普通高校构建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通识教育的功能、发展沿革及我国教育的现状,根据一般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师资源的情况、教学管理的可操作性以及学生生源素质等基本情况。提出了一般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设想及修读学分的建议,并根据笔者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实施该课程体系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定位:自生秩序还是管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等教育中的自生秩序是指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中非人为设计而产生的秩序,是高校在自主决策的基础上定位的结果。自生秩序是高等教育重大创新的必要条件。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严格管制之下,目前正处在需要创新推动的时代,要求我国高校的定位机制应该以放松管制释放自生秩序为重点。同时,现阶段的高校分类不可能对高校定位产生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for curriculum enhancemen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and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OEP) are relatively new area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How OER and OEP can help practitioners enhance curricula is one of a number of under-researched top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enable practitioners to identify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open practices to enhanc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a. To that aim, we put forward a framework of four 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s based on patterns of OER reuse (‘as is’ or adapted), mapped against the processes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livery. The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from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higher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which revealed patterns of OER reuse across disciplines, institutions and needs. For each open practice we offer evidence, examples and ideas for application by practitioners. We also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policies on OER and OEP.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缺失与教育行为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多种制度杂然并存、相互冲突使教育行为无所适从,从而导致教育行为失范,而教育行为失范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的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遏制由于教育制度缺失而带来的教育行为失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are digitised material freely available to the students and self learners. Many institutions had initiated in incorporating these OERs in their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se resources promotes individualised study,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f they are coupled with Learning Objects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they can lead to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pedagogical innovation.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support these resources, in a planned and systematic manner. Adapt, assemble and conceptualise existing OERs to respond to divers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nd support a variety of learning approaches for a given learning goal is a challenge. In this work, convergence of OERs with Learning Objects is done through metadata using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Localisation of these high quality learning materials with the learning content of LMS, delivered as a single instructional unit may help in greater knowledge delivery and this can satisfy the learning needs of diverse student.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规模、质量、效率和效益是高等教育经营的四大要点,追求规模、质量、效率、效益协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的发展规模,有利于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学校的教育效率和规模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既能促进规模的发展,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此,应把教育经营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高校管理队伍原有建设模式已经暴露出众多的弊端,优化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模式已经成为打破高校发展瓶颈的重要环节。在本文中,根据高校管理人员的需要层次,设计了高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模型,提出了加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模式的四个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各种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不仅对职业教育制度概念的看法有很大差异,而且对职业教育制度所包含的内容等也各持己见,当然对于新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归纳起来,关于职业教育制度的研究大致涉及到内涵研究、比较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制度研究、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新时期职业教育制度的构建研究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