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今社会电影和电视引发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校园里,面对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冷落和对大量文学改编电影的喜爱,进行文学原著与改编电影之间对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文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对读的方法,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理解力、文化洞察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由电影回归文学。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学节目承载文学人文理想,它的繁荣影响了一代人。新媒体时代,电视文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打造新生态电视文学,是振兴电视文学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三套《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是一档电视文学栏目,8年来,它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制作理念、播出形式、栏目结构形态。但多方面的因素使电视文学栏目的发展受到制约,这需要电视文学工作者把握品牌要素,强化品牌意识,进行品牌战略的策划,努力坚守,让电视文学长久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电视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日渐深入人心 ,并已成为一种国际共有的文化现象。而对电视文学的意境美的探讨与研究 ,就成为电视工作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电视文学是一种新兴的优美的电视表现形式。电视艺术家创作出能引起观众审美再创造的文学作品。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需要想象;“虚”与“实”共同创造了电视文学的美感,形成了电视文学特有的意境;电视作品的美感是通过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电视文学的审美就是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6.
全球视觉文化、图像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传播形态——电视文学是电视与文学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它充分运用电视技术和电视制作手段,将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在一起,通过多姿多彩的电视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诵艺术、丰富蕴藉的文字字幕,立体、多元、动态地阐释文字散文文本,形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围绕电视纪录片的自身特点,剖析了电视纪录片与其它新闻类电视节目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强烈的文学属性,从观念、风格、语言、结构、题材、创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电视纪录片是如何表现其文学属性的,以及电视纪录片与真正的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当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在互文性的视域下,文学文本与电视文本两种不同的呈现形式,超越了历史与文化的精神突围,在对经典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了两种文本的对话交流。但同时,互文本在处理文学文本的多声部复调对话的过程中,也面临电视旁白过多的尴尬。在全媒体时代,应当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电视文本对文学经典的改编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文学作品创意呈现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化传播方式,其创作过程以文学作品为基础,通过改编创作和衍生加工将文学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呈现。文学作品作为电视题材的创作来源,对电视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电视通过声音与画面的无缝配合对文学创意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艺术形式,文学与电影电视既各自独立,又呈现着交叉现象。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电影电视是吸收了文学、舞蹈、美术、戏剧、音乐、雕塑等精华的综合性艺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影电视已经普及到每一个乡村旮旯,它们在向舞蹈、戏剧等挑战的同时,也冲击着文学这个...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消费文化时代,影视等图像压挤了文学生存空间,文学有危机感,大学文学教学也遭遇困境。但有的作家如张爱玲在图像时代逆势上扬,文学教学可选择张爱玲这类作家为突破口以摆脱困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有张爱玲的传奇人生、张爱玲40年代创作的小说、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影视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相应的原则与教学方法;重要的方法有"语图结合"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12.
《仰阿莎》是流传在贵州黔东南地区一部苗族古歌,21世纪初被改编为电视文学剧本,从苗族地区的民间传唱成为流向全国的文学剧本。改编者将祖先传承的具有独特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口传文学通过文学的手段进行改编、重组,不仅对本民族的生命意识进行热情的颂扬,同时通过对很多苗族文化“碎片”进行重新整合,重建自己的群族意识,并在现代社会构建起自己的族群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是由充满想象的画面以及各种造型因素构成的。因此,剪辑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懂得如何提炼主题、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精练语言、深刻理解文学剧本。本文基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影视艺术的创作理论,着重阐述影视剪辑艺术发展历程、意义、节奏、手段、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提高从业者的素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娱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主要从社会文化心理和个人心理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电视娱乐节目受欢迎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电视娱乐文化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审美的合理性,应该超越精英文化和学院派单向度批判立场,对新兴的电视娱乐文化保持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和启迪观众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是一部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多部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代表了一个组织内部各种由员工所认同及接受的信念、期望、理想、价值观、态度、行为、思想方法、办事准则等。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是指远程办学机构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系统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远程特色的包括价值观、信念等内涵的观念体系、行为规范。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组织文化的目的,加强远程教育组织文化的内涵建设,统一和发扬远程教育的组织文化,以利于远程教育组织的稳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远程教育办学理念研究组织文化特征、从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开放文化、从远程教育系统结构研究科层文化。从中得出组织文化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影响和发展规律等基本结论。针对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组织提出文化建设的一些建议,以改善远程教育的管理和环境,共享、传承、发展新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文艺的价值取向是从外部因素着眼对电视文艺与社会文化,主体需求的关系的考察,这主要体现在价值取向的立场与途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当代文化精神要求几个层面上,电视文艺的价值实现则是从电视文艺价值的内在品质角度,对其价值的多层面和多样性的考察,个体,群体,社会三个层面的统一标志着电视文艺价值的社会化目标追求;审美娱乐,艺术创新,历史积累,文化传承是电视文艺价值的文化建构的意义体现,在价值的多层次中统统筹兼顾,在价值的多样性中融合汇通,是中国当代电视文艺实现价值追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传播学的视角展开对电视文化的认识,探讨电视这一媒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的特性:本文认为电视创造了人与外界交流的全新方式,它以视听语言的形式发展了人类新的语言平台;电视文化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兼容性、即时性和普及性、巨大的社会教育效果与示范性导向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观众对电视新闻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新闻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更加凸显。从讲故事、抓细节等方面,在电视新闻与古今中外其他艺术样式的同质构建和比较研究中,对电视新闻的表达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视觉文化的兴盛,读图时代到来,图像全面占优,文学阅读式微。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与图像融合,走上了一条图像化的道路,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一方面使得文学和影视都获得了广泛关注,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相比,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审美品位都大大降低。但在视觉文化环境下,文学的影视化却可能是文学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