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解云芳 《天津教育》2023,(10):183-185
<正>语言学习是幼儿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属于学龄前儿童,这一阶段是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教学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的塑造和认知能力框架的形成。语言表达是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拥有良好的语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从而在社会中立足。为了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幼儿教育中需要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敢说、想说,有机会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2.
儿童具有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天性,自然对于幼儿教育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自然课程的生成是指在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的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自然需要和感兴趣的自然实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的活动观;促进幼儿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3.
陈芳芳 《考试周刊》2014,(34):194-195
<正>幼儿个性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现在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狭义地说,个性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能力特征、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都属于个性范畴。无论是培养"完整儿童"新观念的树立,还是幼儿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个体的新思想,其关注的核心都是幼儿的个性问题。当前区域游戏活动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教师们的关注。区域活动让幼儿这一主体在参与游戏和活动中感知、思考、实践、探索,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纲要》提出:"孩子是学的主人。"重视幼儿良  相似文献   

4.
分为一般目标与特殊目标。一般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及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特殊目标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及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指幼儿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发展指幼儿对周围世界发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教育和科学有积极的态度;心理原动力的发展指幼儿获得像支配自己身体一样的支配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儿童移情的研究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然而,我们往往忽视道德情感培养,而偏重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教育;因而,最终效果往往不如人意。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表明,移情的培养是道德情  相似文献   

6.
实施全人格教育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也是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新理念。幼儿教育改革正趋向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注重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认知教育的同时,日益重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情境性和可开发性,对树立幼儿教育整体观——幼儿教育目标整合观、幼儿教育内容和形式整合观、幼儿教育资源整合观、幼儿教育评价整合观具有积极意义,有益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幼儿教育的实施,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影响,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幼儿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形成的基础,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基石。童话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童话教学对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最终促使幼儿道德行为的产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充分挖掘童话道德因素和利用童话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幼儿道德形成的过程和规律,笔者提出了"选、备、感、说、演、讨、创、行"八步童话教学策略,并通过应用案例说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幼儿的教育工作。而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工作是需要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们予以足够的重视的。通过对幼儿们进行全面的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培养幼儿们自我认知能力、管理能力、激励能力和自控能力,使得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情商。本文主要对幼儿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幼儿在心理和身体等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孔庆霞 《知识文库》2023,(21):131-134
<正>教师观察是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和需求。然而,教师观察行为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主观性、片面性和不准确性,这可能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教师观察的质量和效果。1幼儿生活活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幼儿生活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活动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参与各种生活活动,幼儿能够探索和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生活活动中,他们有机会发展语言、社交、认知和运动技能。此外,这些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情感和价值观,促进其道德和情绪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具有较大可塑性,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感认知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道德情感认知决定孩子将来能否真正成为具有优秀品格的人,并且是幼儿日后价值观形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幼儿道德情感认知的发展首先从道德认识开始,而后升华为道德情感,影响或指导幼儿日后的种种行为,进而指导我们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认知。通过对于幼儿道德情感认知发展的规律的研究,我们可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学前阶段,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培养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音乐教育尤为重要。那么,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12.
黄环 《教育导刊》2005,(6):11-13
幼儿教育应培养"完整儿童",而"完整儿童"的培养是在幼儿的"生活世界"中进行的.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与周围生活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来体现和形成.  相似文献   

13.
唐迎珠 《考试周刊》2013,(60):183-18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王彦波,2006)①。幼儿社会性情感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多处提到了"利用、借助故事和图书"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社会性为目的,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而幼儿的全面发展是指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美食"无疑是非常吸引幼儿的,而"本土美食"则能够在吸引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本土文化,进而培养出幼儿对家乡的情感。本文首先阐述了本土美食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意义,找到培养的角度,而后以"发现美食""了解美食""美食交流"获得对家乡的认知与了解,促进家乡情感的提升,并为幼儿搭建交往的平台,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开展,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强化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幼儿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幼儿游戏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是他们刚起步时间,幼儿园幼儿思维活跃,想法很多,正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关键时候。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认知能力进行培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且有助于后期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但目前众多幼儿园在数学教育中并未意识到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多数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以常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幼儿教育并不注重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培养幼儿认知能力,更严重的是在幼儿后续发展中对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所以,本文研究和探索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认知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德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情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移情是强化幼儿道德认知的重要手段,是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手段。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日常生活情境渗透对幼儿移情能力的培养,强化幼儿道德认知,加强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幼儿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19.
社会情感能力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与他人互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情感能力。从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前提方法、途径与保障,包括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加强家园共育的支持指导等策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语言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成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幼儿阶段打好语言教育的基石,不仅对现阶段幼儿的生活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对幼儿一生语言发展都产生影响。诚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幼儿园语言教育促进了幼儿认知、社会性、情感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挖掘出了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误区,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教学观的角度作一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观1.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儿童主动学习皮亚杰等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儿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