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 ,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正常生活、学业 ,而且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其中政府统筹、政策导向 ,尽快完善贷学金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高校课程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就考核内容、方式、成绩评定、试卷分析、专项评估、信息反馈及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了具有特色的课程考核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素质的教师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整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从观念、政策制度到投入等发展障碍。因此,必须实现教师教育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从教师教育的地位,教师教育体系,教育机构资质、评估及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近中期关于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规划和部署,但是对于"何谓普惠性学前教育",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由政府政策、学术研究、社会公众表达的三种话语形态对"何谓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解读存在较大分歧,影响了各地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基于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普惠性学前教育应当包括"付得起""达得到""配得齐""顾得广""适得度"五个方面的内涵,其中"付得起"指对于不同收入群体来说收费合理,可以接受;"达得到"指家庭可以较低的交通成本通过便捷的交通方式把幼儿从居所送到园所;"配得齐"指幼儿园配备的设施数量与质量有保证;"顾得广"指面向所有儿童,实现"广覆盖";"适得度"指坚持"适度普惠"的基本原则,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此内涵出发,除了要坚持大力扶持、兴办公办性质幼儿园的传统路径之外,各地在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创新发展路径,强调"特惠先行"的着力方向,积极设立面向贫困家庭、弱势家庭的中国版"开端计划",落实"强在起点"的教育强国梦。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定义和内涵两个角度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科学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科学活动的过程和科学活动的结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探究与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是科学内涵的三个重要体现。在对科学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性课程的功能、价值和目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性课程具有社会的和个体的功能 ,相应地 ,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社会性课程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社会价值与个体发展价值是相辅相成且辩证统一的关系 ,厚此薄彼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 ,社会性课程的目的也不应局限于儿童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适应 ,而应提升儿童的主体意识 ,加强对儿童主体的情意、态度、价值观、行为品质及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教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行为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察教师教育观念的重要维度与指标,也是教师教育能力、教育态度等的重要表现。本研究在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内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访谈、观察、问卷、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幼儿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揭示了教师教育行为具有稳定性,重知识、规则性,控制性以及情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同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相似文献   
9.
10.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螺旋式循环过程。浅层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实践行为的实施以及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三个基本环节,各个环节分别有其独特的结构要素与发生机制,同时又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教师在其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