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现象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在外语课堂中,学生所表现出的沉默是由语言能力、情感因素、课堂模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沉默现象的主要措施是打破英语教学常规模式、更新英语教学理念、转换课堂教师和学生角色、创造和谐的英语学习气氛。  相似文献   

2.
吴琼 《学苑教育》2019,(3):65-65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却不发言、接收知识却不思考,英语课堂成为独角戏,只有教师一个人教学、提问、回答,学生身在课堂,心思却不在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沉默并不是偶然的,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状态都有密切关系。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提高,英语学习就会转变为一种消极、被动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初中英语课堂展开,从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提问与评价策略等方面探讨打破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茂 《今日教育》2012,(Z1):44-47
策略课堂上面对学生沉默的九大策略高中阶段,学生在课堂上越发沉默,大家都不回答问题,也不提问题,不发表意见。面对这样的班级,教师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减弱学生的恐惧感学生不提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惧怕,害怕自己出丑,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笨。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对于老师回答其他同学提问的内容,如果自己没听明白,也不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对待学  相似文献   

4.
任禹如 《海外英语》2014,(11):51-52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着消极沉默现象,这造成了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策略与学生课堂中的沉默有着直接的关系。该文将从教师提问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中学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通过改变教师的提问策略来打破学生的沉默,活跃课堂气氛,克服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小组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类型,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但在教学实际中这一教学形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讨论不主动,学生参与度不均衡,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及教师对小组课堂讨论评价不全面等。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使小组课堂讨论能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课堂沉默现象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不理睬或对教师的提问不回答,与教师没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的现象.它突出表现为:学生不能介入、不能感知教师创设的情景,造成情感上的沉默;学生无从分析、无法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造成认知上的空白;学生对教师想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及时回应,造成思维上的中断.而在教师层面,课堂沉默多是由于教师固守预设、漠视生成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沉默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无声的非言语交际的行为。沉默分为广义沉默和狭义沉默两个概念,广义上的沉默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沉默现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沉默仅指教师提问或者课堂讨论时学生表现出来的静默不语的现象。按照沉默在课堂中的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将课堂沉默划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回答之前积极思考时所表现的沉默是一种积极的沉默,而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或者  相似文献   

8.
当前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仍存在着提问频繁且提问时间过长、提问方式不当、学生机械性回答较多、提问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低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可通过减少低效提问、增加高效提问;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回答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根据不同的提问类型采取不同的等候策略等一系列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会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们受到感化和熏陶。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和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更应注重课堂问题的设置。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多思考什么问题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回答欲望,怎样问才有利于开启他们的心智和增强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问题设置是否有效和学生对问题是否感兴趣以及教师提问时的非言语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提升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以照顾到各类学生;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解比较狭隘;课堂提问目的重在"助讲",不在"促思";设计问题时更关注知识和应试,对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重视不够;所提问题中综合性、评价性问题偏少;提问时重结果,轻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了生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所提问题与教学重点、难点偏离;提问语言不具体、不准确,指向性不明;所提问题过于宽泛,没有梯度,条理不清;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有:增强提问的趣味性和时代感;提问目标明确,指向性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差异性问题;巧妙把握提问时机;鼓励学生发问;提能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的问题;提问后给予学生足够的等待回答的时间和耐心。此外,教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提出高质量的有效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策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目前英语课堂提问存在问题设计不当、提问时机和人选不当、教师反馈不当等问题。作者从问题设计策略、提问策略、反馈策略,反思总结策略等方面对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策略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家认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帮助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但有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却启而不发、毫无反应或回答不能达到教师心中所期望的结果。本文试图从教师的调控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刘胤翠 《云南教育》2001,(23):48-48
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测试仪”。恰当、适度、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思路。但是,有的教师却把课堂提问作为“整治”学有困难学生的“灵丹妙药”。提问时,既不考虑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顾及学生知识水平上的差异,一发现某个学困生听课走“神”,即兴发问,出其不意地给学生“将一军”,这一“将”,往往使学生手足无措,只得以沉默、垂手立正来弥补心中的愧疚。有的教师更是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学生一番,以示“警告”,使学生自尊心受挫,下不了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技巧性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是每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规律入手,肤浅论述课堂提问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沉默”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常见的现象。课堂“沉默”出现的原因有:教师不解学情,单向对话;教学方法不当,无法激趣;教育温度缺失,忽视学生个体等。佐藤学提出的协同学习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于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建设微型学习共同体、设计开放的学习任务、给予到位的学习指导、细化学习技巧、物化学习成果等方式,创造全员参与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集体表现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高职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度低与消极沉默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状况也一直在困扰着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热情,从而影响课堂活动的推进;事实上课堂沉默现象已经成为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英语课堂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课堂人际关系不佳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优化高职英语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在师生间营造教与学的和谐氛围,是推进高职英语教学发展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主要从英语教师主动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方面、营造多元的教学环境方面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地理课堂提问存在提问缺乏启发性、提问脱离学生生活和问题设计杂乱无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对改进教师的提问方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