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个性化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导原则,体现了追求个性、重视创造性的导向。本文分析了日本教育个性化改革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随着社会信息化、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 ,世界各国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 ,纷纷进行教育改革。培养能够适应 2 1世纪发展的人才 ,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宗旨。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 ,无不体现出追求个性、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思路 ,日本尤其具有代表性。本文拟从日本应对教育个性化所作的战略抉择 ,分析日本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 ,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一、日本教育个性化改革的基本内容日本政府为实现教育个性化这一基本原则 ,确定了新的教育目标、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方法、策略。(一 )教育课程改革 :推行综合学习时间教育个…  相似文献   

3.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日本明确制定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和文化立国两大战略,教育改革被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在着力加强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尖端创新性研究的同时,日本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 青少年教育历来被认为是日本教育问题最严重的领域,社会和政府一直多有不满。日本教育的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因而,教育改革方案把“心的教育”即适应个性和能力的教育放在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4.
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的人才不是真正的创新人才,没有个性的张扬,也就没有创新能力的提高。①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病——划一性、僵硬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日本高等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把体验性学习法贯穿干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培养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创造力,对我国目前教育改革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当代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管窥 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掀起了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浪潮。提出了以重视个性、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和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三个原则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个性化原则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视个性发展为线索,从"限制缓和"的提出到"教育个性化"原则的具体实施,论述了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个性化原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应牢固树立个性发展观念,我国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与教育个性化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郭德红  楚江亭 《天中学刊》2000,15(1):110-112
70年代后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和技术大国的日本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日本国家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革原则,即重视个性原则,向终身学习过渡原则,适应时代变化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日本明确制定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和文化立国两大战略,教育改革被视为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在着力加强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科学研究和尖端创新性研究的同时,日本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一青少年教育历来被认为是日本教育问题最严重的领域,社会和政府一直多有不满。日本教育的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因而,教育改革方案把与“心的教育”相适应的个性和能力的教育放在核心位置。二作为中、小学改革的基本着眼点,日本明确提出要“培养支撑我国未来的人才”,为此,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0.
特色GP是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对日本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转入普及化阶段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着眼于通过竞争机制来推动高等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形成个性和特色,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计划实施以来,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特色GP被日本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前开始的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以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最重要原则,其中,处于重视基础的义务教育与专业化的高等教育之间的高中(日本的初中与高中是分开办学的)更有重要地位。十多年间,日本许多高中学校进行了实验性经营,本文通过日本文部省推荐的三所典型学校,介绍日本高中扩大选修培养个性的主要模式及共同特点,希望能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推行新教学大纲起  相似文献   

12.
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个性培养与素质教育●陈学法个性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的热点。早在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人的发展”、“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现在,在我国对此也开始引起重视,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个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相对独立的教育个体,在完全认同现代教育思想及其规律的基础上,以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潜能开发、才智形成等与教育自身需求、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实践及其特征之总和。它的特征是充分、持久且独特地关注人的个性成长,并促使每个受教育者最终发展成为新型的社会人才。自80年代起,教育个性化就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思潮。日本国开展的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就把“重视个性的原则”作为其最基本的教育原则。日本教育的个性化追求,基本反映了日本国对社会现…  相似文献   

14.
日本《教育读本》1986年8月号登载了一组日本教育界和新闻界有关人士谈日本教育改革的文章,对文部省临时教育审议会有关教育改革的设想、方案以及日本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教改的基本思想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本刊特予介绍,以期读者对邻邦日本教育改革的最新议论有所了解,并引出一些启发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著名教育家平塚益德指出:教育是日本的“立国之本”。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了的根本国策。一百余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教育改革,是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幕府体制时期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法规,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为日本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国家管理干部和科学技术人才,从而为日本成为近代工业国奠定了基础。认真研究日本近代教育的历史,总结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无疑,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下面试就这次教育改革的总方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目前,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战后以十年为一周期的中小学第五次教育课程的改革也提到议事日程。论及这次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早在1983年1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内容等小委员会曾提议:重视自我教育能力;使基础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更加牢固彻底;重视个性和  相似文献   

17.
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及若干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题与基本方向   1 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80年代起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完成了所谓赶超型近代化。在这样的背景下 ,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提出了尊重个性 ,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临教审的这一思路是在日本的以引进、模仿为主的经济发展告一段落后对教育的一种前瞻性的思考 ,实质上是学校教育自由化的先声。但在标准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势力强大的日本 ,临教审的这一思路没有获得理想的进展 ,日本学校教育的管理主义依然如故。而另一方面 ,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促进日本迅速吸收西方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迎接严峻挑战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二战后.日表新的教育制度对于日表的复兴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面对知识经济的勃兴.日表的教育制度受到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日本推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以尊重个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力、表现力,适应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并提出创造“终身学习化社会”的目标。这些改革措施.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义 《考试周刊》2010,(13):20-2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占领军独占日本.开始以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教育制度为目标对日本军国主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在此情况下,日本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的建议,进行了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教育改革——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其中.改变战前完全封闭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模仿美国建立大学培养教师的完全开放型的职前教师教育制度成为确立战后民主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鉴于日本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对目前正处于教师教育转型期的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变化进行深思。日本战后初期职前教师教育改革可以为我们提供某些可资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其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东京工大工学部附属工业高中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新的实践。 1、实施“类型选择”课程近几年,日本工业高中学生的意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能力、个性、出路等也趋向多样化了,毕业生开始活跃在各个领域。面对这种情况,工业高中这种基础教育如何进行改革,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