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托物言志散文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从写作对象上看,多为咏物式;2.从思想内涵上看,多属寄寓性;3.从写作技法上看,多用象征手法。我根据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而言,把托物言志散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众星捧月型。“星”即作者选取的材料,“月”即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作者在文章里,从不同的角度或各个的层面,以泼墨似的笔法对“物”进行叙描,都是为了“卒章显其志”。这里的一个角度或一个层面的内容,就是一颗“星”,“星”与“星”,即材料与材料,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它们都捧着“月”,也就是篇末的“志…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从内容到形式加深对三篇散文的理解。二、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学内容: 一、比较三篇散文的相同点。 1.托物言志。三篇散文都是以物命题,都是在物上寄托思想感情。《灯》:托物抒情。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信赖和热爱及对中国人民的胜利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丑石》:托物寓理。作者透过丑石,让人们认识现象与实质的关系,告诉人们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菱角》:托物说理。作者通过对菱角的联想,告  相似文献   

3.
以描景状物为主,托物言志的散文讲究含蓄蕴籍的意境创造,本文通过对几篇以描景状物为主托物言志散文的简析,介绍了鉴赏这类散文意境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散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郁达夫说过:“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在中学语文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中谈到散文写作,要求做到“情景交融,形散而神不散”,这是对散文写作特点的概括,也是对散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其实,大多数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过分地注意文章的形和神,也没有刻意地去把握,而往往是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或从侧面暗示,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5.
《窗口》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散文单元)写作训练中的一个文题。训练要求“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以《窗口》为题,写一篇散文。对于此题,笔者指导几届学生作过试写,但均因文体走样而告失败。今年,笔者草拟了“审题概述”、“灵思引发”、“点拨举例”和“下水作文”的教学方案,再行施教,收到好的效果。下面是这个方案的一个大概。 审题概述 关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 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有三种情况:一是《荷塘月色》、《绿》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二是《灯》的托物言志,运用象征;三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托物抒情,寄情于物。权衡三种写法,可以看出,以《窗口》为文题写一篇散文,宜采用第二种,即学习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练习写托物言志的散文。 散文《窗口》,“窗口”应是象征物,人们在“窗口”  相似文献   

6.
散文是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文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占比较多,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深入研究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散文,从表达方式上看,或叙事写人为主以托物寄意,或抒发激情为主以寄情言志,或议论为主以明辨事理,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或者叫做“形散神聚”、“形散神联”。“形”是散文的外部表象特征,“神”是散文的内在主旨灵魂,“形散神不散”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在散文教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导引《对一朵花微笑》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主旨。阅读托物言志类散文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二是把握  相似文献   

9.
“感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在感悟中发展语言能力,升华情感。这是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课时深刻体会到的。《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文章表达有序、语言优美,值得品味,同时它也是学习写作的一篇好范文。  相似文献   

10.
所谓托物类散文是指选取“理智支配下的外物”,通过对外物的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找出其自身的内涵和意蕴,从而寄托作者情感的一种文体。它大体上包括托物言志、托物说理、托物抒情以及托物象征这几种类型。如何写好托物类散文呢?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托物寄意散文比较多,如《白杨礼赞》、《荔枝蜜》、《茶花赋》、《井冈翠竹》、《松树的风格》等。这类散文有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通过大自然中的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腻的描述和刻画,引伸出深刻的哲理,表达出浓郁的思想感情,寄理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简言之,就是“托物”以“寄意”。要搞好这类散文的教学,就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主要学习散文 ,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单元的学习重点 ,一是初步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二是训练朗读。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都属表现手法即艺术特色 ,所以 ,学习本单元需要的是深情的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对于典型句段 ,不能蜻蜓点水 ,要品味欣赏。所得感受也是艺术感受 ,这种感受一旦表达 ,应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 ,而不是理论抽象的 ,不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白杨礼赞》是抒情散文 ,其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内容可以看出 ,作者所言之志是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  相似文献   

13.
仔细对照一下,看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整体阅读。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 明确这篇散文是托物言志,还是阐述人生哲理。其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  相似文献   

14.
散文有着散文的创作规律,也有着其相对应的阅读策略。教师要善于把握散文阅读的一般规律和文本的独特类型,通过把握文路、梳理线索、关注语言、洞察内涵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托物言志的散文世界,实现对经典散文的深度解构,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研制内容、聚焦语言和洞察手法三个角度深度解构托物言志类散文,在积累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可作为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的范例。读的目的是为了写,这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可谓是散文写作的典范,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16.
怎样写好文章呢?要写好文章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使思想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二是使写作技巧十分熟练。前者在这里不作详述,后者是本文的要点,我们着重探讨一些写作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的技巧。写作方法很多,要掌握这些方法,就要“多看”、“多练”。象征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本单元主要的写作要求。所谓象征,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主要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话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寻常景、平常物中感悟人生,是散文《拔稗子》与这些千古名句的共同处。《拔稗子》托物言志,借“稗  相似文献   

18.
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散文,(另加唐宋诗5首)散文也是密切反映生活的,有的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有的借景抒情,如《听潮》;有的边叙边议,如《钓胜于鱼》。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及重点应放在:一是初步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二是学习从文眼(线索)入手阅读散文,三是挖掘美育教育因素,同时加强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是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散文也不例外。在散文作品中,“形象”的表现形式有:山水游记和写景状物散文的“景物”、“风物”,托物言志散文的“意境”、“意象”,写人记事散文的“情趣”,哲理散文的“理趣”等。一、以写景状物和托物言志为主体的散文作品的解读这类文章的主体是包孕着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或“风物”,所以,“形象”也就是文章中的“景物”或“风物”。———那么,应该如何解读这类散文的“形象”呢?下面我们通过对具体文章的解读,来阐述之。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  相似文献   

20.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