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为依据,借鉴国内外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理论,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及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依据,以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采取的策略及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目的在于为体育教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就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实验与研究,实践证明构建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模式,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及课程资源,对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界定的基础上,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研究表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它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院校理论课对提升新世纪的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在体育院校中存在着理论课被边缘化,理论课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对理论课不够重视,理论课要求过于统一等问题。体育院校开发理论课校本课程有利于突出本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凸显理论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促进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合理补充。体育院校理论课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理论课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进行鼓励,并提升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力争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持;注重过程而不仅仅强调结果。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是教育适应学生的重要体现。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必要、明智的选择。本文以兰州市秦安路小学为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以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调整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关键的任务。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中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针对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注重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1、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灵活安排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及本校发展需要。我校组织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自编教材,成立课外兴趣小  相似文献   

8.
在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阐述与界定的基础上,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基础、开发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究.探究表明依据适合各高校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条件,充分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优势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打造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特色,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9.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开发-实践-总结-提高"的系统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性、开发的特点,以及开发过程中对体育老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体育校本课程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立足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实践,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探讨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分析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在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金坛市青少年业余体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读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员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途径,探讨基层体校"体教结合"的特点,发现"体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其本身,还与学校体育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专学历教师教育模式及课程体系建构的实验工作已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存在诸多不足.大专学历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应以高中毕业生为教育对象,学制三年,按小学课程门类分科设置相应的学科教育专业来培养专业教师.在课程体系建构上应该遵守五个基本原则,建立由公共综合基础课、专业主干课、教育类课、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课四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同时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把教育实习由原来的6周延长为15周,以利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赛前集训期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赛前集训。以10名男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跟踪测试集训期各项身体机能指标。结果表明:1)CK随强度增加而升高,BU随运动量增加而升高,同时BU持续升高与疲劳的积累也有关。2)短期训练对HB基本没有影响,用HB变化规律来监测运动员身体机能和对训练量的适应应以长期监测为宜。3)血清T先升后降,C随强度增加而升高,T/C值先稳定后下降,出现轻度“高皮质醇-低血睾酮”症,血清T、C和T/C可作为评价疲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发展、专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使之保持旺盛的专业生命力,我们提出一系列改革构想:创建"系+教师教育学院"的管理模式,确立"专业性+应用性"的培养目标,设置"领域+模块+科目"的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的教学方式,探索"校内培养+校外指导"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喜忧并存:1)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学校教育和大众健身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2)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大纲中所占比例不高,缺乏系统的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也日渐突显。基于此,提出:教育管理部门应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政策促发展;重点突破文化特色较浓郁的项目教学,并建立教学体系的核心;纳入正轨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并给予必要的课时保证;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提供正常教学的必要保障;社会化,融入全民健身娱乐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现代旅游市场经济体系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为探究美国学校体育课程演变历程及发展规律,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德国体育文化起源和瑞典学校体操在美国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发展、功能及面临的现状开始,揭示新体育教育课程的应运而生与优势;也指出在学校背景下,体育教育必须克服一些理解上的挑战议题,与其他高价值科目领域中体育教育课程在资金和其他资源方面竞争,不容乐观的背景继续束缚阻碍体育教育课程高动机努力形成和体育教育的效果;同时高效的体育教育者对学校体育满意度也会受限制。最后得出一些体育教育课程价值还在等待被挖掘,创造高价值高需求的课程环境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现状出发,论述了学校体育对生命存在、生命安全、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的"源本性、应急性、生活化、健康性"诉求;提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组织管理机制、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等方面有机契合的措施,阐明学生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危机考验下,学校生命安全与生存发展必须作为学生首要素质的基本体育活动能力发展,构建置身生存全部,面向生活细节,体验健康人生的生活化、情境化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教育现代化和拿来主义的哲学解读,从拿来主义观的角度分析了建国50年来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1)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思想的发展的辩证过程为摈弃西方国家学校体育思想和旧体育思想、继承建国前的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体育为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服务的思想;吸取苏联体育教育思想。(2)"文革"期间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为建国初期工具主义思想延续和极端化。(3)文革后至今学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思想历程为吸取国外先进体育教育理念;摒弃苏联学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符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在创新体育教育思想和继承传统的优秀教育理念不断融合中,多种学术观点并存并趋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