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近一段时间,有不少校长向笔者“炫耀”:“为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我们对课堂教学管理进行了‘创新’,规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比例,如小学一节课40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初中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闻此言,笔者颇感惊讶,上网一查,更是“吓一跳”:不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都硬性规定,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课堂1/3或1/4。甚至一些“名师”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些规定,不仅出现在一些经验介绍材料之中,有的还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当中。看…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为了能使学生获取知识达到最大化,现在全国都在搞课改。有的学校为了把课改强力推进下去,对课堂的讲授时间加以限制:不准超过10分钟讲授、不准超过15分钟讲授、不准超过20分钟讲授、不准超过25分钟讲授等等。我校就曾经搞过“3·15”模式课堂,即45分钟一节课,教师讲解不超过30分,学生小组讨论、质疑,教师答疑等占15分钟。  相似文献   

3.
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学校对数学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和学生每节课训练的时间进行了硬性限定,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允许超过15分钟,学生训练的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等,并把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来推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种“定时限讲,留时训练”的做法,是否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之嫌?这种做法,是为符合数学新课改理念的先进经验还是特定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4.
张福增 《天津教育》2006,(10):35-35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课上应该讲授多长时间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和探究,一些学校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作了硬悱的规定。如,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每节课只讲4分钟等。  相似文献   

5.
物理课程具有概念抽象、思维量大、学生实验活动多的特点.要完成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打造物理高效课堂.能否将课堂时间归还学生是关键。我们从当地农村学校多,教师素质参次不齐的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从减少讲授时间人手.调整教学关系,推进物理新课程实施的策略。要求各学校将课堂讲授时间列为教学常规.一节课教师讲授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5分钟.而把剩余时间全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龚文亮 《考试周刊》2014,(83):180-180
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其中"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也就是说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反响强烈。赞扬者有之,否定者有之。许多一线教师很迷惘,感觉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下手。作者在一线教学十余年,觉得限时讲授理论上可行,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要,文章谈了"限时讲授"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若冰 《上海教育》2008,(20):5-5
笔者所在学校近日推出了一项“10+35”教学改革新举措:所有课程,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上,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15日,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决定把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三点基本要求。其中"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大体算来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教师反响强烈。作为在一线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我认为限时讲授利大于弊,这有助于我们突破高效教学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3,(24):30-30
教师要有效管理课堂教学时间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谢金芮、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朱德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4期上撰文认为,课堂教学时间分为名义时间、分配时间、教学实用时间、专注学习时间和学术时间五个层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时间,通常从后三类教学时间人手:在课前,教师要尽量详细规划“教学实用时间”,减少无计划、无意义的时间,安排好教师讲授、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提升等课堂上必需的教学环节的具体时长,尽可能地提高教学实用时间的利用率;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高效利用“专注学习时间”,尽量将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在前20分钟里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增加“学术时间”,适当增加学生掌握较高难度知识与技能所花费的时间,放在公式与方法的应用上等。  相似文献   

10.
不可“以练代讲”吉林省九台市教师进修学校高文志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目前出现了一种“以练代讲”的倾向。有的学校规定教师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课堂上要把一半或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做练习。我听过一节数学课,老师仅用了5分钟讲了一道百分数应用题,接着...  相似文献   

11.
而今,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大力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人们说法纷纭:不少教师以为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课堂中不能过多介入;也有的地方明确规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等等.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未免有些过于机械和绝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现就政治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与各位行家商酌.  相似文献   

12.
课堂变身记     
记得刚进学校时,我们在课堂里大都是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每节课四十分钟,我们的思路跟着老师的问题和讲解高速运转。其实,一节课能听进去二十分钟就不错了,剩下的时间,思想早就溜号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杜郎口旋风”之后,许多“取经者”没有带回多少“真经”,却对其硬性限制教师讲课时间情有独钟,有的学校规定教师一堂课的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更有甚者规定不得超过8分钟,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课。笔者认为,以授课时间的多少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但有失偏颇,更是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4.
谢玲 《现代语文》2006,(4):41-41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如何正确地讲授,这也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讲什么,讲多少,如何讲,很难把握。新课标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乎不少教师把“少讲”、“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原则,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展示,让学生讲,视教师讲授为禁区,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是把讲授与满常灌等同起来,是对新课标的一种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几次公开教学活动中,听到了多位教师讲授了“数系的扩充”这一节课,其不同的新课引入方式引起笔者对数学意义的思考.本文试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引入方式,对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意义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叩问一: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怎样 权威部门对我国中小学教学现状进行大量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课堂时间仍然被教师占用。有53.5%的教师每节课讲授时间为25分钟以上,31.3%的教师讲授时间达35分钟以上,14.1%的教师讲授时间达40分钟。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改变和转变的问题。2006年,中央教科所“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把教师讲授时间由长变短,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并逐步由10分钟“精讲”变为“多元化的策略性指导”,由传统的关注“教”彻底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两年来,我们立足实际,收集教师课改状态信息,分析转变难的缘由,对症采取策略,终于陪伴教师走出旧观念,走进新课改,实现彻底转型。具体做法可以归结为三点:堵、疏、促。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进行“定时限讲”这一做法,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记得在十几年前,就有地方教委以文件的形式规定教师上课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并把这种做法简称为“3015工程”。当时,文件出台后就在各学校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有学校在介绍经验时把这一规定奉为经典,这不由引起我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出现了一种“以练代讲”的倾向。有所学校提出了教师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分钟,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交代学生作练习的要求,并把这个要求写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守则》中。因此,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一位语文教师讲  相似文献   

20.
李虎 《宁夏教育》2010,(1):31-31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导入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在导入新课时,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形式和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