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古往今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影响国家休戚盛衰的重要问题.中央与地方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统属关系?各项权力遵循何种原则进行分配?中央政府处理与地方官府关系时存在哪些利弊得失?各个时期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又是根植于何种历史环境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对社会经济、文化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何种影响或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李治安教授主编的《唐宗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对上述问题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探索.该书共分七章,以唐宋元明清五朝为重点,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专著.综览全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水浒传》与苏中地区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证了苏中地区与《水浒传》的关系,着重从其作者的籍贯问题,其史的题材来源,成书过程及其所引发的明清通俗文化与苏中地区之关系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并从《宋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以及泰州,盐城地区现存方志,文物出发研究了水泊梁山后裔的归宿问题,提出苏中特别是盐泰地区为国内现存“水浒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这一结论。且认为要研究明清通俗文化以及“海派文化”的起源必须以重新认识苏中地方文化的为基础,要求对盐城,泰州等地地方文化史进行再定位与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沈文凡教授新著《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有三大特点:1、这是一部断代研究的内容,却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排律的发展演变,贯穿了唐宋元明清。2、在论述的过程中,把文献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通过“让资料‘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3、运用了传播学的方法和统计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制史上的伟大创举——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独创性及其意义任广浩(河北师范大学法经系讲师)一、基本法构建了新型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模式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问题,是基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纵观世界各国,无论联邦制还是单一制,都会面临一个中央和地方...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府际关系通常指国内各级政府之间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央与普通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以及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关系。当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有实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在于构建“集分平衡”——集分有别、集分有度、集分有序的新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东晨先生的《陕西古代史》,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综观该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通”。它上溯陕西境内人类的起源,历述上古部落演化,氏族发展,以迄周秦汉唐宋元明清诸代陕西区划的变迁,基本上涵盖了陕西地方历史发展之大要;同时,又利用丰富的文献、考古资料,探讨了陕西地区历代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通览全书,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上承先秦两汉,下启唐宋元明清,晋代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对于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被动句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搜神记》有标志的被动句,本文对《搜神记》中的有标志被动句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和描写分析,归纳其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8.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于2003年11月28日到12月1日在天津举办了“明清以来华北社会经济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华北数省以及日本、韩国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历史学院李治安院长致开幕词,魂宏运教授回顾了华北区域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近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在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的各种纵向平行的关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纵向权力结构网络中的中轴。所以,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研究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上。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作关注省级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央政府集权和地方政府分权的度。此外,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还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相似文献   

10.
福州地区地方诗歌总集编纂始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明清时期异常兴盛,共编纂出地方诗歌总集17种,其中明代9种、清代8种。其中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12卷,袁表、马荧辑的《闽中十子诗》30卷,邓原岳辑的《闽中正声》7卷,徐熥辑的《晋安风雅》12卷,叶向高辑的《福唐风雅集》(不分卷)等是梳理福州府历代文学发展脉络最重要的地方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11.
从布满狼烟的历史源头从古老传说的第一章节你饱饮黄河长江的灵感跨着高大的蒙古马悠悠走来走过《诗经》的沙洲和唐宋元明清走过戈壁滩和大沙漠历经世纪风雨的悲壮美人狂饮中国千年美酒酣然入梦嘴角轻笑苦难与沧桑美人啊,你伤痕累累的面庞依然精美绝伦走在岁月与季节边缘...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3,(10):17-17
熊志在2013年9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不少人可能会对督学感到陌生,但实际上,督学制度并非新事物。早在明清科举制之时,就有中央派驻地方的专职官员,负责督导地方的教育行政及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土家族与中央朝廷保持良好关系,离不开土司对中央地方关系的悉心经营.以容美土司为例,武陵地区土司利用朝贡机会以特产投上所好,利用军功表达忠心并体现重要性,利用金钱开道和以文学交友,成功结交皇帝和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员,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本民族的大发展.一旦土司丧失与皇帝、高级官员的私人情谊这种纽带关系,生存环境势必恶化,危及统治.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柏士兴,闫凤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从经济方面主要分析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五大经济关系涉及到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结构的调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投资比例的调整,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的调整.正确处理五大经济关系,是合理组织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促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筹建董事会的初步探索吴云鹏,任震,陈德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学校要善于...  相似文献   

17.
明清之际蒙古地方政权法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蒙古各部一些大的封建主单独或者联合制定了一些地域性法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图们汗法典》、《俺答汗法典》、《白桦法典》、《蒙古卫拉特法典》和《喀尔喀法典》等。这些法典虽然大多数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属于在蒙五习惯法基础上制定的蒙古地方性法规,但它们规定的内容非常丰富,调整范围非常广泛,民族特色非常鲜明。每部法典都体现了蒙古地方一个时期,一些部落社会真实法律状况,也反映了蒙古各部落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上的法律需要。它们是研究明清之际蒙古地方政权法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在改革开放前基本处于放权、收权的摸索过程中。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总的来说是分权趋势,而且不断规范化、科学化。要规范我国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必须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完善分税制,改革政企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极为错综复杂,其走向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格局有重大影响。在《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笔者探讨了清政府在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对地方现代化的举措曾经给于一定的政策支援与财政支持。但在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又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而这种冲突的背景首先与晚清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这样的转型中大国必须要有效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从经济分权、政府竞争与绩效激励的角度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评述,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有益于我国中央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