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湖北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湖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总体规模较小,结构失衡;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比赛机会;学业压力仍然较大,科学化训练水平不高;条块分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利用。增强湖北省篮球后备人才储备的对策主要有:遵循规律,转变观念,积极促进体教结合;进一步改革竞赛体制,增加比赛机会;建立篮球教练员培养制度;拓宽湖北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场馆建设,优化训练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影响后备人才发展的关键是后备人才的学习和训练问题。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学习与训练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与分析,从而为解决篮球后备人才的"学训"问题提供建议,并为安徽省体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提供现实与理论依据,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条龙”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观测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地域特点、训练水平、学训矛盾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所得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寻安徽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安徽省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彭飞翔 《考试周刊》2011,(65):142-143
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我国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培养体制和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篮球竞技后备人才成长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从中国篮球事业和运动员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培养观念和体制。作者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科研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高中男子篮球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宁夏回族自治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林书豪效应带给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启示,着重对中美两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大学生篮球联赛、教练员选拔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目的是通过林书豪的成功经历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秦皇岛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秦皇岛市从事篮球后备力量培养工作的教练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参加岗位培训的机会和形式、科学训练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级体校场馆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之需;对体育项目发展的相关政策存在差异,各类媒体对篮球运动缺乏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基本状况、训练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制约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长沙市篮球开展较好的6所中学,了解长沙地区中学篮球人才培养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相关对策,旨在为长沙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篮球课程与地方文化结合较少;2.训练体制和比赛机制结构不完善;3.各学校的场地和器材配备基本能满足运动队训练需要;4.篮球队员训练基本为短期集训,训练和学习之间有冲突,队员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5.运动员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较少.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大连市全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试点中学、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和少年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等形式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高建立新的运动训练网络系统的新模式,提出大连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专家访谈法,对中、美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现有的二维培养模式中,两路径发展不均衡.美国一体化模式培养出了大批高质量的竞技篮球人才,并且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相比,美国篮球专业教练员的聘任制度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篮球水平的提高,学校篮球竞赛体制更加成熟,并具备较强的自我造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对我国青少年竞技篮球人才的培养进行综合剖析,并着重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等宏观层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竞技篮球人才的培养及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美篮球后备力量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是关系到我国篮球运动是否会有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中美篮球后备力量培养途径的比较研究,寻找我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与美国篮球后备力量培养之间的差距,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为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后力军,是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摇篮,根据这一人才需求,就目前我们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状况来说尚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从着力提高高校篮球运动水平为出发点,拟以一元训练理论应用于高校篮球训练中,并提出一些训练思路,祈为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与运动水平的提高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分析甘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总量分布,配置与结构、培养质量及输送状况,以及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6.
概括总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体教结合"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体教结合"的研究与发展动态和"体教结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以及对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思考,把"体教结合"作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一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