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月28日,历时一年多(从2008年8月开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起草出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最后一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也结束了,不出意外,这个<纲要>在稍作修改后会发布出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也把<纲要>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了几遍,恕我眼拙,我没有看出一些专家在报纸上(或者电视上)言之凿凿地说的那些创新之点和明亮之点.相反,我感觉<纲要>也不过就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大杂烩"而已,和以前的一些<决定>、<纲要>、<行动计划>之类的文本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2.
下午跟孩子们一起看<高三>,我坐在教室的最后,听一个美好的女声唱朴树的<那些花儿>,一下子悲不能禁.这是我第三次看这个碟片,每一次都会悲从中来,身为这出悲剧与荒诞剧之中的一员,我无能为力.我的悲伤来自我深切地认识到这出悲剧的荒诞,而我必须置身其中,无法逃离.这是我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陈立武 《河北教育》2007,(11):26-27
忙碌了一天,当我处理完各种琐碎事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再也不想捧读那些理论著作,而是随手翻开新到的<读者>,那可是轻松、隽永,充满哲理、给人启迪的美文杂志.猛然,一篇有趣的文题吸引了我:<猛兽多是懒汉>!我急不可待地阅读下去.  相似文献   

4.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听着<让世界充满爱>熟悉的旋律,总会想起那些人,那些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老读者,因为喜欢,所以我一直把<江西教育>(B)当做最好的朋友.多年来,<江西教育>(B)以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的版面,理论精辟、文笔生动的文章,尤其是那些贴近一线教师生活的教学心得、随笔感悟,让我犹如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知音.  相似文献   

6.
    
"穿越千年的眼泪,只有梦里看得见"耳边又缓缓响起这首<千年泪>,我轻声地吟唱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我看见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泪珠,闪耀着光芒.  相似文献   

7.
随着流行音乐的走红,古典音乐市场则呈现一片凋敝萧条之景色.然而,最近4个月来,以<我的音乐生活>、<谁杀了古典音乐>、<卡拉扬访谈录>、<弦裂>为首的一批和古典音乐相关的书籍,却牢牢地占据着艺术类书籍排行榜的前席.这些书籍在五线谱之外的世界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别样的艺术图腾.相比较那些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那个燕尾服、指挥棒以外的交响世界风采依然、魅力依旧.  相似文献   

8.
一个曾经“差等生”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中夏 《班主任》2006,(5):47-48
我的<一个曾经是"差等生"的独白>发表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看着那些充满了期待、无助、悲伤与彷徨的来信,心里好沉重.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绪,唤起我的不愿想起的记忆,促使我把我的感受、我的心痛、我的抗争、我的奋斗写下来,写给自己,写给那些别人眼里所谓的"差生"朋友.  相似文献   

9.
一 一个留日的中国人写的<我认识的鬼子兵>成了畅销书之后,书摊上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许多写"鬼子兵"的书,像什么<鬼子兵的兽行>、<军妓血泪>之类.翻开来一看,竟然从头到尾都是地摊文学式的粗俗描写,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标题和细节描写分明透露着写它的人和读它的人某种不见天日的欲念.  相似文献   

10.
最近,<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在接受人民网采访中谈到:"<北京青年报>基本上每年有一次公开招聘,最后录取的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个我觉得有点可惜.有日寸候我一看他们的简历,大多是我们过去非常崇敬的那些新闻学院,如果这些学生进来,要过去的话是非常好.但是我们有笔试,有面试,有实习,有最后的考核等等.  相似文献   

11.
投稿之后     
老师发下<作文世界>时,我总是抢着看书上的优秀作文.我十分羡慕那些能在书上发表文章的"高才生"们,我是多么希望我的作文有一天也能在书上发表啊!哎,何不写上两篇投投看?……  相似文献   

12.
每年期末,我都要接受全县期末质量验收试卷的命制任务,并特意要求,为了与中高考接轨,现代文阅读题一定要原创.凡命过题的教师都知道,一份试卷的重头戏之一就是现代文阅读,它直接决定了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接下来的时间,我大量阅读一些时尚刊物,诸如<读者>、<散文选刊>、<意林>等等,在那些被冠以"心灵鸡汤"的美文中,寻觅"猎物".阅读文段确定之后,我就依据<考纲>中的识记、理解、分析、应用、赏析等几级目标,设置四至五道题目,挖坑布雷,设置陷阱,一道原创的阅读试题就新鲜"出笼"了.  相似文献   

13.
我区分书的好与不好,有我自己的办法.但最好的书,我想是那种不管时间地点,随便翻开书的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并且读出味道来.即使你的心绪不好,也可以在阅读中忘却自我,恢复宁静.能禁得住这样读的书,古今中外不是很多.当然一些传世经典,比如<论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史记>、<文心雕龙>等,是有此奇效的.<孟子>我试过,就不行.小说中,只有<红楼梦>有此效果.<三国>、<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虽是名著,也禁不住这种阅读方法.至于学者们撰写的研究性著作,欲达此阅读效果,就少得接近于无了.  相似文献   

14.
威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热情讴歌那些为创造美国西部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拓荒者们.在内布拉斯加的土地上生存奋斗的女性拓荒者们,充分展示她们对大自然和土地的热爱.她们凭借顽强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对土地的忠诚、热爱得到了慷慨的回报,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获得了成功.这些拓荒者的成功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每每想到<河南教育>,总会情不自禁地忆起那些被她点燃的激情似火的青春岁月.   23年前的初秋,19岁的我带着一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走出母校的大门,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这样一来,我却不得不中断我的画家梦.……  相似文献   

16.
怀念     
<正>那些清澈明亮的青春,那些寂寞飞扬的年华,那些干净甜美的梦想,那些烦琐忧伤的岁月,那些一直流淌在我们头顶上沉默的浮云,那些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呼啸的风声,那些一碰就不见了的过往,那些淡淡消失了的昨天,那些曾经的曾经,我都怀念,并且珍惜。今年的夏天,阳光灿烂得刺眼。我站在校园空旷而寂静的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两国定于2006年与2007年互办国家年.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由此,我们又想起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中国流行一时,至今仍在播放的那些洋溢着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苏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三套车>、<小路>、<纺织姑娘>……在那个特定的年代,跳动的旋律在几代人的心中流淌.  相似文献   

18.
草木精华     
小时候,家里有一卷<本草纲目>,上面的中草药都配着很细致的图谱.我看了欢喜.就天天翻看那些图,用练字用的"粉连纸"蒙着描那些美丽灵秀的植物.于是也就认得了许多诗一般美好的名字——白芷、半夏、玄参、百合、麦冬、苁蓉……她们像古代女子的乳名.读来令人齿颊生香.  相似文献   

19.
白天的喧嚣和粉尘慢慢落定,寂静的夜晚,那套我每晚必读的<教师人文读本>丛书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的柔和. <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滋润教师心灵的情感美文><启迪教师心灵的哲理美文>,那些美丽的文字闪着钻石般晶莹的光泽,像露珠凝在草叶上,手指拨动在琴弦上.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2010,(8)
名家直击: 李少君,1967年生,湖南湘乡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主要著作有<诗歌读本:三十二首诗>、<蓝吧>、<那些消失了的人>等,主编<21世纪诗歌精选>,诗作入选数十种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法、韩等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