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新课程生物教学价值时指出,该课程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如何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建模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在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生物科学素养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中的生物学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把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在阐述设计模块的价值时指出:“‘遗传与进化’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1设计背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必修2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有"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定理及理论并列为科学知识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2])。"模型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微观的科学事实。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6.
胡道旭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1-32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遗传定律的教学中,传统的授课方式是先讲减数分裂,再讲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直接将减数分裂的知识和学生已有的基因的知识融入其中,从理论实质讲起,  相似文献   

7.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生物的遗传(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和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等。这部分模块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一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以上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部分难度较大的命题素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要领悟"假说——演绎"等研究方法,教材也多处让学生沿着科学发现过程,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安排学生尝试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来学习相关知识。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应用"假说——演绎"进行科学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渗透假说—演绎法,有助于学生亲历思考与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基于对假说、演绎的实质解读,构建出假说—演绎法教学一般模式,并通过案例将其应用于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推理的方式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赵占良曾指出:"限于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本模块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如此完整的系统分析方法,而是重在领悟系统方法的思想,初步学会从系统的整体出  相似文献   

11.
在"DNA分子的复制"一节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假说演绎、模型建构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享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新教材必修二模块开篇就讲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突出了"假说—演绎法"的重要性。领悟并能应用"假说—演绎法",可提高大家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题能力,大家必须予以重视。一、对"假说—演绎法"及其基本过程的理解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概念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有较高的要求,如"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等等.学生的实验能力,体现出学生的生物素养,也是适应高考的必然要求.下面对高中生物实验题解答时的几对概念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2):14-15
<正>《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中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之一是: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对实验和探究能力要求之一是: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其中图表包括各种实物、示意图像、坐标轴曲线图像和数据表格等,建立模型包含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及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解、领悟建立数学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掌握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建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理科思维的培养,树立理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在此探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数学模型建构的方法、应用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对数学模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模型是描述一个系统或性质的数学形式,具体形式有图形、数据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模型”知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领悟系统分析、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在新课标生物必修3的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教材以“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帮助学生"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在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考试说明的理解能力中提出"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现行的教材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在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某些生命现象因为微观、抽象等原因让学  相似文献   

18.
假说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应用假说演绎法,让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建立假说;以演绎为核心,进行推理;以实验为载体,实施验证,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类比推理法是一种由演绎和归纳组成的推论。并非逻辑意义上的推理,而是一种比较。假说-演绎法是科学认识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上升所必需的工具,它肯定了理性和演绎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强调了由假说演绎得出的结论须用实验来检验,以及假说的最后标准是与经验事实对应的。这说明了这两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后的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也是理科综合第一次自主命题。从2009年我省理综《考试说明》来看,生物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新教材的变化,理综《考试说明》对能力要求层次提高了。在理解能力方面,明确提出要能“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增加“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增加具有“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在获取信息的能力方面,增加了“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和“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